細說醫學影像學

細說醫學影像學

人類在世,少不了有點什麼不舒服或者疾病,要和各式各樣的醫院、不同的醫師打交道。到了醫院,掛了號,看了專科醫師,醫師們會開出各式各樣的實驗室檢驗申請單(化驗單)、影像檢查申請單,等等。如果不是對醫院各類功能分區有研究的朋友,一般來說只能按照醫師的醫囑去執行各類檢查。當然,相信醫師,是患者的基本要求。那麼面對眾多的影像檢查方法,出於瞭解的目的,我們不妨來認識一下影像診斷學。同時,也對各類檢查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做一些闡述,畢竟,一些醫學檢查有射線(輻射),大家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

醫學影像學,廣義上來講,凡是利用影像、圖像來對疾病作出診斷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稱作醫學影像學的範疇,比如說主要包括X光機、CT(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MRI(磁共振成像)、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超聲(分B超、彩色多普勒超聲、心臟彩超、三維彩超)、心電圖儀器、腦電圖儀器等。

狹義上來說,醫學影像學包含了傳統X線、CT、MRI、超聲,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醫學影像學,同時,也是最接地氣的,符合了我國的國情。但是,在國內,超聲診斷學相對獨立,自成一個學科或科室,在國外歸納在一個科室的。這些診斷技術各有特點,各有優缺點,互為補充。醫學影像學是最近30年,隨著CT和MRI的發展而命名的,英文是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它源於較早的一個名詞 —— 放射診斷學。

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由於在用其作診斷的同時需要做治療,所以又衍生出介入放射學這一分支,有的醫院仍然和X線、CT、MRI設置在同一個科室,有的醫院單獨成立介入治療科。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由於是需要注射微量的放射性核素才能顯像,所以有的醫院將其歸在核醫學科,有的醫院將其歸入大影像科。

1896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X射線),從此開啟了醫學影像診斷的臨床學科,定義為放射診斷學。由於只有單一的X線成像設備,方法單一,主要以拍片和透視來診斷疾病,其作用受到了明顯的限制,主要用於肺部疾病、骨關節疾病的檢查,用途最廣,直徑依然是比較重要的方法;其次是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系統疾病的診斷,這方面的作用基本被先進的CT、MRI、超聲等取代。作為醫學影像學的先河,其作用功不可沒,堪稱奠基石。

細說醫學影像學

正常胸部X光片

1971年,CT問世;1980年,全身磁共振成像MRI問世。從此,確立了影像診斷的重要地位,同時取代了許多傳統影像技術,開啟了新時代的影像診斷學科領域,在醫學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壯舉。40多年來發展迅猛,設備更新迅速,新的技術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業內有這樣的說法,半年不學習新知識就會落後。

簡單說一說什麼是CT。它是英文Computed Tomography的縮寫。其實質,是體外發射X射線,穿透人體組織後,用探測器接收剩餘的X線,經過電腦計算,將機體組織器官按照數模轉換的方法重建還原成為圖像,其精度相當高,誤差極微。電腦重建的圖像是一層一層的,就像切面包片一樣,圖像的厚度可以根據病灶需要調整,現代CT最薄重建厚度可達0.5mm,很薄了;反之,圖像重建厚度太厚容易掩蓋小病灶,一般5-10mm為宜。關於CT檢查適宜哪些器官、哪些病灶,我們在今後的文章裡論述。

細說醫學影像學

正常胸部CT圖像

細說醫學影像學

冠狀位重建CT胸部圖像

再簡單說說MRI,磁共振成像。MRI要比CT複雜得多。在磁共振成像發明的初期,科學家們將它命名為核磁共振成像(NMRI),由於有一個“核”字,極容易導致人們將其與核反應、放射性核素聯繫到一塊兒。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工作中,很多的朋友、患者問到這個問題,解釋了無數遍。其實,簡單的想一想,如果真有核輻射損害,怎麼可以用於大眾檢查身體呢?這種誤解,在國內外均發生過。後來,國際上統一命名,英文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這就是其名稱的來源。國內呢,也把“核磁共振”改成了“磁共振”,以免誤解。直到今天,依然有老一輩的人叫做“核磁共振”,其實不用擔心。那麼,磁共振MRI是怎樣成像的呢?說起來十分複雜,需要專門學習,是物理學和計算機的科學。簡單地說,將人體置於一個靜磁場中,我們身體細胞的原子核就會按照靜磁場的方向有順序的排隊;此時,在檢查部位(比如腦部)發射電磁脈衝(波長數米),這些排好隊的原子就會發生偏轉,將電磁脈衝停止以後,腦部原子核就會發生共振現象,即昌盛共振信號。此時用信號接收器接受信號,並經過放大、數模轉換(與CT雷同),就會得到MRI圖像了。從其原理可以看出,除了磁場與脈衝以外,無任何外加因素,對人體不產生危害,孕婦、嬰幼兒都可以行MRI檢查的,十分安全。自上世紀80年代起,MRI已經廣泛運用了40年,時間驗證是最可靠的。至於靜磁場的場強、電磁脈衝對人體是否有影響,作者將在以後章節闡述。

細說醫學影像學細說醫學影像學

正常腦MRI圖像

還有一個影像診斷學的技術,超聲,大家最熟悉的要數B超了。超聲,即聲波,靠聲波的穿透性來檢查疾病。這種聲音我們聽不到,所以叫做超聲。超聲廣泛運用於人體表面器官組織、婦產科、泌尿消化系統、乳腺疾病等等領域,運用上十分方便,安全快捷,可無限制反覆使用複查,對人體無害,造福人類。

(作者原創,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