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遲到!違停路段等待被罰款,誰來保護司機利益?

“我在打包東西,稍等一下。”

面對這種理由,在違停路段的網約車司機只能龜速前進,以求多福。如果取消訂單,要面對乘客滴滴方面壓力。如果違停,要面對交警的壓力!

網約車司機:我太難了!

乘客遲到!違停路段等待被罰款,誰來保護司機利益?

並不合理

以滴滴為例,滴滴快車免費等待乘客的時間為5分鐘,專車十分鐘。其他平臺更甚。

滴滴網約車平臺要求公司名下的網約車司機在接乘客時,可以給予乘客一定的等待時間,而且這種等待是沒有成本無償的。像泉州現在許多路段路口都施行三分鐘違停抓拍。這是交警部門人性化執法的進步,方便交通參與者的一種表現。但長時停留超三分鐘會被電警抓拍,處以三分兩百的違章處罰。

一次違章,一天白乾!

有人會說:滴滴不是有違停路段提示,司機可三分鐘無責取消嗎?

電警是從你違停第一秒算起,分別抓拍你三張照片形成證據鏈並固定證據鏈。司機三分鐘後等不到乘客可取消訂單。哪位網約車司機會分秒不差的在二分五十九秒時取消訂單駕車駛離違停點。至少這項規則,滴滴對司機顯得並不友好。

乘客遲到!違停路段等待被罰款,誰來保護司機利益?

影響收入

收到違章處理只是偶然事件,影響收入才是關鍵。

對於滴滴司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特別是在高峰期分秒必爭的時候,如果有乘客遲到個5分鐘,那真的是讓司機心疼不已。你還不能說什麼,惹乘客不開心了,萬一收到投訴,那你的”短痛“將完美地成長為”長痛“。

增加司機運營成本,影響接單效率。乘客遲到,直接影響了司機的收入。

激化矛盾

眾所周知,網約車平臺與司機,網約車平臺與乘客,關係都不”友好“。更奇怪的是,個別乘客與司機更不”友好“。司乘衝突的事件,屢見不鮮。

而像乘客遲到這種,司機不可控因素,司機又得不到相應的補償,難免心裡有些落差。當司機的負面情緒堆積到一定的量之後,就會產生矛盾。司乘矛盾應該也不是網約車平臺想看到的吧?

不能一味的照顧乘客用車體驗,而忽略司機的感受與流水。

現在是網約車淡季,若是有想加入網約車的朋友,量力而行!

乘客遲到!違停路段等待被罰款,誰來保護司機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