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王熙凤,一生精于算计,却落得被家族背弃,死于金陵的下场。

《圣经》中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大观园中的芸芸众生,在历史上总有相似的先行者。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商鞅车裂:不得好死也是一种价值

当历史的车轮向前回溯到公元前338年,一个狂风肆虐的日子,大秦明主秦惠文王刚刚登基,下令将前朝大臣商鞅的尸骨车裂于市。

在郑小龙导演的《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年轻的秦惠文王带芈月悄悄祭奠商鞅,秦王说,商鞅是秦朝的大功臣,但却不得不死,而且要不得好死。

商鞅是严苛的法治先驱,是将秦带上严刑酷法的人,也是将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壮大成对抗其他六国的灵魂人物。

没有商鞅,就没有大秦的强大,历史的走向可能会转个大弯。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商鞅是走进历史的人物,他生,让秦国壮大,他死,也有价值。

商鞅改革,不但普通百姓怨恨他执法严苛,更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当这些力量形成合力,秦惠文王以国君之尊,难以抗衡。

秦惠文王够精明,他要把商鞅利用到极致,让商鞅背了这个锅,以其之惨死,消减怨恨之气。

秦惠文王也够气魄,继续推行商君之法,让秦在壮大的路上一路狂奔。

秦朝最后在其孙嬴政手上,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对历史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惠文王在心里铭记商鞅,说明大秦有明白人,在社稷大业之前,商鞅在某种程度上,是死得其所。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而荣国府里的王熙凤,在遭受族人清算、丈夫休妻的打击时,谁还记得她的价值。

凤姐惨死:替家族负重前行,族人践踏了她的生命

虽然相隔千年,但王熙凤和商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王熙凤放高利贷、插手公案、挪用贾母私房钱,搜刮钱财,得罪了所有人。

但综合她和丈夫贾琏、心腹陪房旺儿家的谈话,她说自己有钱花,光娘家的嫁妆她就花不完。

王熙凤有钱,她为何还要千方百计地搜刮?曹雪芹说的很清楚:只为爱惜此身才。

王熙凤费尽心力所维护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展示她的才干。

为了得到职位,她讨好给她权利的人——王夫人和贾母。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为讨好姑母王夫人,她手撕赵姨娘。贵族出身的大家闺秀,“三步两步跑上炕去,给宝玉收拾着”。

为了讨好贾母。她每日请安问候,插科打诨逗老祖宗开心,把贾母的心肝宝贝宝玉、黛玉照顾得无微不至。

为了坐稳管家之位,她费尽心机。怀孕、生病不敢请假,以致怀了7个月的胎儿堕胎,而这成了贾琏娶妾的最好理由。

固然,王熙凤残害尤二姐和肚子里的孩子,心狠手辣。拆散张金哥和守备之子,亏丧良心,于法不容。

但凤姐是为了维持荣国府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她为了保住管家人的位置日夜操劳,把孩子丢了,贾琏和贾母等所有族人认为她于妇德有失,该娶妻妾。

她向尤二姐伸出罪恶之手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喊冤。

对于荣国府来说,王熙凤是一手撑起百年老族的唯一力量,当独木难支时,她被推出来抵了所有的罪过。

当荣国府摇摇欲坠时,王夫人希望她站出来替自己顶罪,贾琏要为尤二姐报仇,公婆嫌弃她抱王夫人的大腿,李纨嫌弃她抢了自己管家人的地位。

落难之时回头看我,王熙凤看到的都是泄愤的眼睛,和落井下石的快意。

这个为荣国府挑起大梁的脂粉英雄,带着血山崩的病体,被丈夫休弃回金陵。

王熙凤:我是春秋鬼谷子的高徒,也是法家的牺牲品

不久之后,她唯一牵挂的女儿巧姐儿,被舅舅和兄弟卖到了烟花之地。

正名:历史终将评价有功之臣

商鞅一生求学、变革,为社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最终给出他公正的评判:这是一个伟人,比之任何帝王,毫不逊色。

王熙凤巧言善辩,横纵连横,谈笑间为荣国府续命数年,她是鬼谷子的高徒。

她的悲剧即是商鞅的悲剧,她用严苛执法让百年老族苟延残喘,却因此得罪了所有人,回头想看,娘家、婆家,本都是亲人,却都要将她生吞活剥。

多年以后,历史给商鞅正名,曹雪芹给王熙凤正名:他们的伟大,凡人不懂。

​就此话题,您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

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前80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