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寫作不列大綱,作品風靡世界,他是如何創作35年的?

這個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移動互聯網,新風口輪番登場,新問題層出不窮,有人感慨,"昨日全民學創業,今日人人樹lP“。

本人也來湊個熱鬧,聽別人說,村上春樹的書值得一看,就買了兩本《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和《當我跑步時我說些什麼》。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是作者如何走向寫作之路,以及作者是如何堅持寫作35年,所經受的心歷路程和走過的人生經歷。

作者村上春樹,聞名日本的作家,生於1949年,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就獲得了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出版了《挪威的森林》。截止2012年,在日本銷出1500萬冊。代表作品有:《刺殺騎士團長》,《海邊的卡夫卡》。

接下來看本書的第一個重點,作者總感覺到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伴隨著他,也正是這種力量,讓他堅持並走過35年的創作路程。

村上春樹最初在腦子裡,閃現寫小說的念頭是在球場上出現的,並且還稱道像天啟一般,在他的心裡種下了種子。在球場攤開了雙手,接住從天空中慢慢飄下的什麼東西似的。

寫小說時,他的心還在砰砰亂跳,憑他的直覺他的小說會得獎。機緣巧合他的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獲得《群像》的新人獎。

又一次在散步時,作者意外遇見了受傷的鴿子,捧起受傷鴿子時,總是回憶起寫小說的意義。對作者而言的,這樣的記憶好像自己身上具備一種東西,夢想著這種東西把它孕育出來,這種感觸一直存留在作者身上,讓他感到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把它稱為一種靈異的力量。

讓我最驚歎的是,當作者寫小說時,好像有一幅理想的圖像在他腦海裡鋪展開來,那幅圖像好比在他頭頂的天空中,如果他遇到了什麼事情,只要抬頭望望天空,他都知道自己所出的位置,也不會迷失自己的創作的方向。

這種讓作者無法說出來的感覺,也正是他創作作品時的幫助和力量,本書中還有幾處這樣的描寫和呈現。這種靈異的出現,也是作者在本書中隱形的一條主線。

周圍聽到過這樣的聲音,XXX具備天生的靈氣和命中的註定,天生就是幹這的料,也許是老天爺的安排。我就思索,也許我不具備寫作的才能,妄想也許不會成功。因為沒有作者說的那種靈異的力量,推動著我,指引著我。

作者意識到這種感覺,隱隱約約地伴隨他了幾十年(後記作者細講)。並且希望能保持住這樣的狀態,堅持寫下去,保持這樣的感覺讓作者很震驚。

接下來介紹本書的第二個重點是一部小說是怎樣完成的,關健看作者修改小說的方法和態度

寫小說的朋友在創作中有困惑和迷茫的,來參考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的寫作方法吧,看他的一本長篇小說是如何誕生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作為小說家,首先要做到對生活細微地觀察,有些事件不能妄下結論,經得起時間的沉澱,才能有結果。去搜集素材,去思考過程,還要分析描述方式。

平常,作者在自己的頭腦裡建立一個素材庫,寫小說時根據相應的主題,調出裡面的素材,作為故事的一部分。

再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準備稿紙,各種條件準備齊的情況下,一天寫十頁,一頁四百字,不多不少,一定要形成長期寫作的規律性。

在寫作時,作者形容思緒就像是打開了水龍頭一樣,著手啟動了漫長的寫作工作,體會到了充實感。和任何東西都替代不掉的創作感。那麼作品完成後村上春樹的修改步驟有哪些?總結了有6條。

1.第一稿完成了以後,放上一週便進入第一次的修改,從頭做一次徹底的改寫。

2.這一次修改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然後再放上一週,做第二次的修改,第二次的修改著重於細節。

3.修改了以後,放一段時間。

4.這一次看看文章有沒有深度,再次徹底修改細微的部分。

5.作者讓妻子閱讀,挑出毛病,這一次有針對性的修改。

為一部長篇小說的誕生感嘆,為作者細心地態度讚賞,堅持不懈的修改精神,以及為達到作品的完美度,持之以恆的付出讓我感到敬佩。

村上春樹創造小說時不寫大綱,出乎我的預料,不列大綱會浪費許多時間,小說完成後,難怪作者的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這麼多遍,很繁瑣。這本書畢竟是作者的經歷,寫小說的創作方式也不一定都值得借鑑,還要看個人的吸取和認同能力。

和村上春樹同樣有一個奇葩點的,還有《福爾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中,華生醫生驚訝地發現,福爾摩斯居然不知道地球繞太陽轉。

本書的第三個重點是,運動和跑步對村上春樹的啟發和作用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作者寫了那麼多他所經歷的,為什麼要把第七章作為第三個重點呢?因為關於跑步給作者提供的幫助,作者還出了一本書,看來跑步對他的創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寫作其實是一種體力活,真正學習了寫作才體驗到,寫作所帶來的苦悶和勞累。一旦進入創作的狀態中,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集中心力,運用腦力,字詞斟酌,苦思冥想地完成。

寫小說的狀態是孤獨的,在創作的過程中,體力下降的時侯,思考能力也會衰退,思維上的敏捷和精神上的靈活,也會一點點的喪失掉,所以寫小說必須要具備充足的持久力和忍耐力。

作者在本書中閘述了別人的研究結果,跑步能鍛練思維方式,還有創造力。運動可以鍛鍊體能,跑步也是有氧運動,在運動中,腦內海馬體產生的神經元,能快速的增加,像這樣的新生神經元,要及時地合理和運用。思維邏輯知性的去刺激。激活它與腦內的網絡相互結合,來提高創作的效率。

跑步中可以想象關於創作的各個方面,跑步後也可以投入醞釀構思中。

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世界上這麼多的作家,很少提到運動對創造小說的作用這麼大。本書的作者把跑步,作為有利於寫作的關鍵,很值得去探索和嘗試,

所以,跑步對寫作者是一種最好的體能鍛練。作者還出版了《當我跑步時給我談些什麼》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作者都描寫了跑步和什麼息息相聯的事情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這本書。

以上詳細的介紹了這本書中的三個重點。作者感到有種靈異的力量推動著他,讓他堅持了35年;一本長篇小說的誕生過程;跑步對創作小說起到的作用。

作者在後記中還表達了他的本意,希望讀者把這本書,當做他本人對關於小說寫作見解的巔峰之作吧。

還強調了這35年的堅持,讓他感到震驚,要把這種震驚保持下去,堅持下去,維持下去。還說他不善於思考問題,特別是不適合邏輯分析和抽象思考。只有在寫文章時才能把大腦裡的東西整理出來,寫得透徹。這是不列寫作大剛的緣由。怪不得他本人會這樣做。

當我閱讀完,第三遍的時候,感觸頗多,知名作家也有寫作上的短板,同樣在學習的小夥伴中,也有不列思維導圖就開始寫的,寫好後才找出文章的邏輯結構和主題觀點。這樣寫之前省勁了,寫之後付出幾倍的辛苦做修改。

民間有種說法,誰誰誰是天生做xx的料,平時半信半疑,然而在這本書中的第一個重點裡,懷相信了種現象真的存在。

人並且由感而發成功的原因很多,有堅持、有付出、有苦難、有毅力,有命運的眷顧,也有上天的安排。

但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中,缺了寫之前常規的準備;暗地還有種伴隨作者奇怪的感覺;以及看重的跑步運動。後兩者卻是村上春樹念念不忘的,這也是留給我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