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育兒有招#

#​我要上頭條#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哭,就知道哭!”

我抬起手掌打在他嘴上,他吃痛趕緊捂住嘴,哭聲在嗚咽中越來越重。我似乎更生氣了,巴掌就像上了發條,不受控制地一掌又一掌的落下去。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媽媽,求求你別打了!” 孩子哭著說。

看著掛在孩子小臉上的淚痕,心突然抽痛起來,我怎麼能那樣打他呢?一時間自責、懊惱一起湧上來,我開始不停地哭,越哭越急……

突然我一下子驚醒,原來是一場夢,我下意識看了眼身旁的孩子,默默鬆了口氣。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覺得我跟夢之間,只差一瞬間。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丈夫在外地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我自己帶著孩子生活。

我一直有個信念,我不要變成媽媽那樣的人,要把能給的愛都給孩子。

他每一次拉完便便,我會聞一下味道,觀察一下顏色,再看一下濃稠度。如果達標,我心情很舒暢,如果不合格,我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哪裡不健康。

在我細無鉅細的養育下,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的感情也越來越親暱。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但隨著他漸漸長大,開始有自我意識,會和我對抗後,我發現自己開始變得和我媽一樣,總是無法好好和孩子溝通。

有一次,我新買了電腦貼紙,兒子跑上前來說:“媽媽我好喜歡,我來貼。”說著他就把貼紙搶了過去,準備往牆上貼。

我說:“這不是玩具貼紙,是要貼在電腦上,保護電腦的。貼壞了,就不能用了!”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他不聽,不停地說,自己沒玩過,要我重新再買一個。無論我怎麼解釋,他都是重複這樣的話,好幾個貼紙已經被他撕了下來。我無計可施,一把搶過貼紙,打了他一下。

他鬧的更厲害了,躺在地上亂吼亂叫。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我氣惱極了,心裡淤堵的氣快讓我窒息,我瘋了似地扇了自己兩耳光。看到這幕,兒子頓時停止了哭泣,一臉驚恐地看著我。

意識到自己把他嚇壞了,我連忙把他摟進了懷裡,不停地道歉、親吻。

此後的日子裡,類似的場景成了我們的日常。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而真正讓我意識到孩子出問題,是那天的午飯。

從小到大,孩子腸胃不好,他的身高和體重讓我焦慮,每次吃飯,我們都要爭執一番。

那天,他剛嚐了一口菜,就滿眼討好地給我點贊,他說:“媽媽今天的飯太好吃了,我都不捨得吃,我要留著晚上吃。”

聽到這話,我頓時就愣住了,我怔怔地看了他一眼,他明明不想吃,卻用這樣的話來討好我。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他睜著眼睛看著我,試圖在我的眼睛裡看到和氣的顏色,眼神裡的不安和探尋,蓋過了五歲年紀該有的童真和爛漫。而隨著我嘴角上揚,他也頓時變得開心起來。

從兒子的眼神裡,我似乎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我一直很討厭我的原生家庭,尤其是我的媽媽。媽媽跟爸爸感情不和,一直鬧離婚,爸爸不同意,媽媽就把怨氣撒在我身上。

她情緒變的不穩定,對我的態度也忽冷忽熱,尤其是我不聽她話時,她就失控。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有一次,我跟媽媽要球鞋,我對她說:“同學都有,就我沒有,你給我一百塊錢。”她從兜裡找出五十塊錢,丟在地上說:“鄰居家欠咱五十,你去要來,就買。”我站著不動,她大吼:“去啊!”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我氣急敗壞:“我就沒見過你這樣的媽,你就是壞女人。”

這句話徹底惹怒了她,她從椅子上彈跳起來,指著我鼻子說:“我怎麼了,缺你吃,還是少你喝了,我要是壞,你出生就把你掐死了。”

我瞪著她不說話。“你敢瞪我,讓你瞪我。”

她一邊說著,巴掌開始落到我的臉上,火辣辣的疼痛感襲來。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那天我在鄰居家坐到了天黑,他們才罵罵咧咧的把錢扔給我。也是從那以後,我特別怕我媽,為了避免衝突,我開始有意無意地討好她,看她臉色行事。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曾說過:

“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在意識到對兒子的影響後,我告訴自己,絕不能讓我的孩子,變得跟我一樣。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仔細回想,每一次跟孩子爭吵,大都是不能正常溝通導致的。尤其是,無論怎麼說、他都不聽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要瘋了。

於是我開始各種查閱資料,按照書中的方法和兒子好好溝通。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全球暢銷書作者阿黛爾.法伯,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樣聽孩子才會說》一書中說到,只有瞭解孩子的心理,並跟他建立平等交流的關係,才能避免發生衝突。

第一步:傾聽理解孩子的感受。

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非常小的一件事情,孩子就會又哭又叫,無論你怎麼說都不聽。

就像有一次,兒子的手工畫不見了,他特別著急,我說,重新做一個,他也不願意,一直不停地哭鬧。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要是之前,我可能會很生氣,但這次我知道不可以這樣。

在閉上眼睛深呼吸三次,情緒穩定後,我把哭鬧中的他抱在懷裡,輕輕的拍了兩下。瞬間,他的哭聲小了好多。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我說,手工畫丟了,你是不是很難過。他說,是啊,那是在學校裡跟小朋友們一起完成的。我本來想留作紀念,這下子找不著了。我接著說,小朋友知道了是不是也會傷心?他默默的點點頭:只能下次再跟他做一個了。

我:那我們現在去吃水果吧。

就這樣,慢慢的幫孩子梳理出情緒,那一次他沒有糾纏,我也沒發脾氣。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要想大人傾聽他的感受,就像我們和老公、朋友傾述時,更多的時候是想讓對方傾聽和理解,而不是要聽一堆大道理。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第二步:說出我們的感受和需要。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不滿,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在哪裡。

前幾天,兒子同學的家長給我發信息說,我家孩子把她兒子的胳膊抓了很多血印子。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當然很生氣,但我選擇在平復好情緒後,才把孩子叫到我身邊溝通。

xx同學的媽媽給我打電話說,你在學校裡把同學的手臂抓傷了,你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嗎?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又急著解釋到:媽媽我並不是故意的,他總是扯我的衣服。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這時候不要急著評論孩子的觀點是否正確,鼓勵他把所有感受都表達出來,幫助他梳理情緒和原因。我:“他不停地扯你,你很不舒服,所以抓他是想要制止他是嗎?“

兒子點點頭:“是的。”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我:可你把小朋友的胳膊抓破了,媽媽有點不開心唉。孩子有些自責,但沒有哭鬧,他說: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第三步: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途徑,全部寫到紙上,再找出可執行的方法去實施。雖然事出有因,但孩子的處理方式有些不恰當,需要給他正確的指引。

我:你看,你把小朋友手抓破了,他肯定很疼,而且老師還罰你站了,要不這樣,我們玩一個遊戲,想一想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不扯你的衣服呢?

他頓時來了興趣,拍起手掌:好啊,好啊。我拿了紙和筆,我們趴在桌子上想方法:我:問問小朋友,他為什麼扯衣服?他:把小朋友送到隔壁班裡。他:告訴老師。他:把衣服脫了扔掉。我:告訴小朋友,扯衣服不舒服,那樣做不對!他:告訴他媽媽。……

不一會的功夫,我們就一起想了近十多條的方法,並逐條用筆記在本子上。然後我們又一起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最後選中了三條我們都覺得可行的方法。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最後,我告訴孩子,傷害別人永遠不是解決的方法,如果自己沒辦法解決,可以求助老師,要是老師處理的不當,就回來告訴媽媽。有了之前順暢的溝通,孩子非常順利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對我來說,這個方法特別實用,不僅我的情緒得到了緩解,孩子愛著急的毛病也改了很多。

同時,我也意識到,成為母親,並不是角色改變那麼簡單。我們無法在某種意義上擺脫性格上桎梏,就不能更好的養育下一代。

只有當自己學著改變,成長起來,才能當好孩子的領路人。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孩子可愛的時候是真可愛,氣人的時候也是真氣人。我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娃發火。

但情緒發洩之後呢?我會非常後悔,愧疚。

包括和這篇文章的媽媽交流時,她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造成影響後,負罪感非常重,感覺自己不配當個媽媽。

後來我也想通了,不能讓這些負罪感困住自己

相反,之所以會後悔愧疚,就是因為我們想成為一個好媽媽。所以在意識到自己錯誤,最積極的做法永遠是改變。

最近經過不懈努力,我摸索出了一套專門針對土豆的方法,下次寫文分享給你們。

媽媽們,你們有啥好辦法嘛,歡迎留言分享啊~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原生家庭之痛後,我決定好好和孩子說話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