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上海“外灘”的英語竟然這麼說

前幾天有事去了趟上海,但慚愧的是,算起來去過上海七八次了,但之前從來沒注意過上海頗為精華的“外灘”的英語竟然不是拼音形式的“Waitan”或顧名思義形式的“Outer Beach”,而是隻用了一個單詞:Bund。這是為什麼呢?先說中文的“外灘”吧。


大意是上海過去的方言中,河流上游叫“裡”,下游叫“外”,所以把本身才一百多公里的黃浦江注入東海這一塊的河岸叫做“外黃浦灘”,簡稱“外灘”,理解了吧。可是上海人這麼看,過去上海的外國人可不懂這些,所以他們不這麼看。

真沒想到,上海“外灘”的英語竟然這麼說

17世紀的畫,顯示了上海舊城和城外的河流和港口

過去在包括上海在內的東亞港口城市中經商的歪果人中有來自巴格達的猶太人,他們的語言中有借自波斯語的單詞bund,表示堤岸/河堤/堤岸圍築的碼頭,尤其是流經巴格達的狄格里斯河河邊的堤岸,所以上海人口中的“外灘”,在他們的口中就是“the Bund”。


波斯語屬於印歐語,與古代印度的梵語和英國人祖先說的日耳曼語等是並列的平級且同源關係,所以這個波斯語單詞bund實際與英語單詞bind捆綁,bond結合和bund同盟等同源,核心意思就是捆綁和束縛,因為堤岸束縛住了河水的肆意流淌。所以聞名世界的“印度之門”所在地孟買的Wellington Pier(威靈頓碼頭)過去叫Apollo Bunder(阿波羅碼頭,bunder [ˈbʌndər] n. 碼頭,港口),同時另外兩個印度城市Banda Aceh(班達亞齊,Banda其實是Bandar),波斯語裡Bandar的意思是港口。另一個城市叫Bandar Abbas,中文翻譯更簡單直接了:阿巴斯港,看到了吧,Bandar直接翻譯做了“港”。

真沒想到,上海“外灘”的英語竟然這麼說

The Apollo Bunder - The Gate of India, c. 1905

摩西騙你了嗎?沒有,隨便找一段英語對上海外灘的旅遊攻略的介紹文字吧,如下圖。

真沒想到,上海“外灘”的英語竟然這麼說

沒有用外國人看了矇蔽的“Waitan”,也沒有用臃腫的“Outer Beach”,而是用了一個單詞的“Bund”,瞭解了緣由後,我更為認同這句話:To know another language is to have a second soul。九世紀法蘭克國王查理曼的名言,外國古人也是誠不欺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