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燒烤是很多人都愛吃的美食,現在還沒有進入夏季,很多燒烤攤大排檔就都已經擺出來了,燈火通亮到凌晨一兩點,光是遠遠站在路邊,就能聞到燒烤的香氣。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其實,燒烤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它在中國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可以說是人類發明的最古老的烹飪方式之一,從人類發明火種開始,燒烤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古史考》記載的“裹肉以燔之”, 便是我國烹飪中燒烤技術的先河。要知道,在火種發明之前,都是“茹毛飲血”,直接生吃,後來隨著進化,生肉裡面的寄生蟲或者細菌可能會讓人肚子痛,所以大家開始奉行“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食材的種類越來越多,烹飪方式也更加多樣。到了漢代,燒烤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美食,而烤爐,烤棒也成了他們常用的燒烤工具。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我們現在吃的燒烤五花八門,可以烤韭菜,烤肉,烤海鮮,那古代人喜歡烤什麼吃呢?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漢代烤爐上的烤魚和烤鵪鶉

2004年出土了一個漢代的烤爐,這個烤爐的兩斷有兩個拱形耳, 爐身上面架著兩條燒烤棒,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燒烤攤特別像,一條烤棒上放置四條魚, 一條烤棒上放置三隻鵪鶉,也就是那種小鳥,在漢代的民間宴席中經常被用來製作美食。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漢代烤爐上的烤無翅蟬

漢代人除了喜歡吃烤鵪鶉和烤魚,還有一個非常喜歡的食物就是蟬,2003年出土的漢代烤爐上,就架著很多無翅蟬,應該是焦香酥脆味兒的吧~

古代人的燒烤趴,愛吃蟬和鵪鶉肉

每到蟬鳴的季節就可以在網上看到很有人去撲蟬,大學室友就特別喜歡吃這個,看來現代人喜歡吃蟬也是有歷史由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