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6年10月初,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成交價最高的藏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以九千一百四十八萬港元成交的乾隆玉璽。

這件和田青玉玉璽突出重圍,拍出近億元天價,給和田玉市場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拍出九千萬的天價玉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清乾隆帝御寶青玉‘太上皇帝之寶’交龍鈕方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太上皇帝之寶”印文

這方玉璽是用新疆和田青玉雕琢而成,玉色純美,質地潤澤,體積碩大。高11公分、長12.8公分、寬12.8公分。體積僅次於北京故宮所藏同印文方璽,為民間及拍賣市場流傳所見最大方璽。論尺寸來說,這可以算是在“太上皇帝之寶”御璽中排名第二了。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禪位讓子,尊為“太上皇帝”,特製多方底部刻有“太上皇帝之寶”六字的御璽以記,而此璽正是其中之一。

其中最大的一個是用喜字第一號御寶刻制的“太上皇帝之寶”,二十二點五公分見方,不過這個最大的最大之太上皇帝之寶從不鈐用,所以此次拍賣的太上皇之寶也是所有實際鈐用的太上皇帝之寶中最大者。

皇帝印璽拍賣最早引起人們關注大約是在2002年。當年4月24日,北京華辰拍賣公司在其春季拍賣會上,第849號拍品清康熙御用壽山石“戒之在得”和“七旬清健”對印是庚子年間故宮遭劫丟失的康熙玉印中的兩枚,最終拍賣成交於390.5萬元。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這塊玉璽最終以近9200萬港幣,將近8000萬人民幣被一位亞洲收藏家拿下。

被忽視的青玉

從這件玉璽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乾隆時期或者再往前,賞玉並不是以白唯美。乾隆二十五寶璽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璽,所以和田青玉也有“帝王之玉”的美名。

此外,從使用歷史來說,和田青玉的使用歷史悠久,在漢代以前,青玉比白玉更為受歡迎,且青玉是被使用得最為廣泛的一類和田玉,這也說明了青玉在和田玉曆史上的地位。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和田玉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國人對和田玉的狂熱,從古代玉石的故事及古人為了一塊和氏壁近乎瘋狂的故事都可見一斑。中國人對於玉,特別是和田玉,更是一種深厚文化沉積的喜好和仰望。

乾隆玉璽的故事

乾隆一生喜玉,所用玉璽無數,各種題材,各類材質應有盡有。乾隆一生共刻制1800餘方寶璽,比整個清代其他所有皇帝的璽印的總和還多。

乾隆印璽不僅在數量上,使歷代帝王無人可及;在質地上,同樣多種多樣,有銅、玉、石、水晶、瑪瑙、象牙等。但乾隆愛玉如命,所以玉璽最多,包括碧玉、青白玉、青玉、墨玉、漢玉等。因為英法聯軍、八國聯軍進北京搶奪,晚清時期從宮內流出等原因,目前流失到世界各地的乾隆印璽也很多。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0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2918萬港元拍出了“清乾隆御帝組璽”五件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0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790萬港元拍出了乾隆御寶“契理在寸心”田黃龍鈕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437.6萬港元拍出了清乾隆碧玉交龍“萬泉莊寶”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456萬港元拍出了“清乾隆御用白玉獅紐寶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0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1522萬港元拍出了二方“乾隆帝御寶雲龍鈕白玉長方璽”

2010年,在臺灣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方清乾隆青玉螭龍玉璽“乾隆御覽之寶”以新臺幣4.3億元落槌,加上佣金後為4.825億,摺合人民幣約1.018億元,買家是山西籍收藏家趙心。這方印璽是目前所知的8件“乾隆御覽之寶”玉璽中最大的一件。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0年一方清乾隆青玉螭龍玉璽“乾隆御覽之寶”拍出4.825億新臺幣

香港蘇富比在2010年秋拍中,將清乾隆御寶“信天主人”交龍鈕白玉璽拍出1.2162億元港元。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1年保利秋拍4312萬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龍鈕“八徵耄念之寶”“向用五福”寶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2年匡時春拍977.5萬元拍出了清乾隆壽山石雕九龍鈕“諴親王寶”璽

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一方乾隆皇帝為慶祝八旬聖壽而特別製作的“八徵耄念之寶”玉璽在幾番競價之後,最終以6900萬元的價格成交。這一價格略高於2009年倫敦蘇富比拍出的和田青玉“八徵耄念之寶”印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3年嘉德春拍6670萬元拍出了清乾隆御製白玉交龍鈕“自強不息”寶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1084萬港元拍出了乾隆帝御寶田白雕“意靜妙堪會”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5年保利秋拍7475萬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雙龍鈕寶璽“太上皇帝之寶”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5年紐約蘇富比春拍445萬美元拍出了清乾隆御製青玉交龍鈕“大觀堂寶”璽

一塊拍賣出近億元天價的乾隆玉璽,被亞洲收藏家拿下

2016年保利春拍4197.5萬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交龍鈕寶璽“八徵耄念之寶”

玉石收藏要有歷史文化,沒有歷史積澱的玉石,到最後很容易慢慢萎縮。而和田玉這一被製作成國寶的東西,一定能在未來的市場中有著更好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