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突然病逝,八歲的玄燁繼位,翌年改元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在首輔大臣索尼的支持下,康熙親政;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除掉鰲拜及其黨羽,真正開始掌控朝政;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借尚可喜事件,宣佈裁撤三藩。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康熙皇帝


清朝入關之後,究竟為何要分封藩王呢?這是歷史的倒流嗎?康熙親政之後,為何又要不計後果的急於裁撤三藩嗯?清朝皇帝,滿滿的全是套路!

為何要分封藩王

所謂清朝的三位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當然,這是康熙平定三藩時候剩下的藩王,真正的藩王有四位,還有一位功勞在四位藩王之上。

平西王:山海關大戰吳三桂與多爾袞聯合擊敗李自成,清軍入關,多爾袞遷都北京,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平西王吳三桂


平南王:順治六年(1649年),尚可喜因在湖南戰功,回京之後,改封平南王。

靖南王:耿精忠的爵位是承襲的。順治六年,耿仲明因湖南、廣西戰功,回京之後,改封靖南王。同年,率兵南下,因部隊有人觸犯了“逃人法”,畏罪自殺。其子耿繼茂承襲爵位,二十多年後,耿繼茂因病去世,其子耿精忠承襲靖南王爵位。

定南王:孔有德因在湖廣戰功,回京之後,改封定南王,鎮守廣西。順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晉王李定國擊敗,額頭中箭,自刎而死。他唯一的兒子孔廷訓在逃跑過程中被抓獲,在順治十五年被下令處斬。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洪承疇功勞太大了,回京是唯一活路


如論軍功,以上四人雖然封王,但依舊無法與洪承疇相比。順治十年,洪承疇就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可以說整個南方地區都歸洪承疇統管,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僅此一人。

是不是看著這些王爵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幾乎全部都帶一個“南”字,他們的頂頭上司洪承疇更是經略南方的總督。其實,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剛剛歸順皇太極的時候就已經被封王了,也是清朝最初的三順王。

清兵入關之後,八旗兵兵力有限,滿、蒙、漢二十四旗加起來不足二十萬人,僅僅滿八旗人數就更有限了。有人說滿八旗入關之後,戰鬥力就變弱了,其實也不全對。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滿、蒙、漢八旗顏色是一樣的


清軍入關之後,滿八旗的主要責任是守衛京師安全。至於南明的殘餘勢力,交給這些藩王就可以了。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甚至覺得,能擁有長江以北就已經很滿足了,至於江南,能攻下來最好,實在不行就封王封地也可以。

當然,已經有了封王的想法,王封給誰就無所謂了,藩王勝了依舊是王,藩王敗了,換個人在那片土地上依舊還是王。等過幾十年,漢人的反清情緒降下了,百姓也都吃飽穿暖了,清朝的統治自然就穩定了,也就是時候清算一切了!

為何要裁撤藩王

當尚可喜上疏,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的時候,康熙準了,讓他帶上自己的家眷與兵丁一同前往遼東,撤去廣東的藩屬。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尚可喜並沒有反叛,卻被兒子尚之信奪權拘禁了


尚可喜算是幾位藩王之中最狡猾的那隻,得到康熙的回覆之後,自然明白其用意。當年,若不是他各種推脫,去廣西的就是他,而不是孔有德了。

當然,吳三桂也不傻。急忙約定耿精忠一起上疏,請求撤藩。他想知道康熙的真實想法,如果康熙沒有撤藩的意思,他這個雲南的土皇帝是絕不會冒險反叛的,畢竟他該有的都有了,金錢多得花不完,年年往京城給京官送,美女多得享用不過來,可以每天換一個,天天不重樣。

可惜,康熙的回覆竟然是準了。這就不得不反了!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不得不反的吳三桂


在康熙的心中,裁撤三藩是三大國策之一。“撤藩、治河、漕運”這是康熙親政之後定下的三大國策。撤藩這件事,無論是由康熙先提出來,還是有藩王先提出來,又或是早點、晚點,最終的矛盾都是無可避免的,畢竟這撤藩就是在卸磨殺驢。

康熙為此是做了大量準備的,絕非《康熙王朝》中的“賭”。當然,吳三桂肯定也想過會有這麼一天。由他推薦的西選官,都是具有實權的職位;他自己控制的雲貴地區,朝廷更是針扎不進;他養的兵,不僅拿了雲貴的稅收,還要向朝廷要協餉,每年兩千多萬兩(康熙朝每年的稅收只有4000萬兩)。

最重要的一點,原來的朝廷只能依靠八旗兵,兵力有限。現在全國各地的綠營兵總計有六十六萬之多,而且領兵將領多是漢人。漢人得到了重用,自然更勇於為朝廷賣命,百姓安居樂業,才懶怠管你誰做皇帝!


順治因何分封藩王,康熙又為何執意要裁撤三藩?滿滿的全是套路

綠營兵是康熙時期最主要的兵力


結語

清朝分封藩王是為了平定南方的南明殘餘勢力,待到江山坐穩之後,藩王的特權反而成了中央集權的最大威脅。“卸磨殺驢”是必定要經歷的,畢竟撤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不能說康熙太狠,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必須撤藩;也不能說吳三桂不自量力,畢竟這些藩王都被清朝愚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