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提起清朝,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滿腹經綸的納蘭性德?是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亦或是不斷被搬上熒幕的清宮劇?置身文化藝術領域,我第一想到的當然是清代那些著名的書法家。

一、前期(順治至康熙年間)

清代前期,國勢初平,百廢待興,這時期代表性書畫家有:王鐸、傅山、朱耷等。

王鐸(1592~1652),他生於明萬曆二十年,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又為南明小朝廷的東閣大學士。1645年南京被迫降清。王鐸涉筆廣泛,在楷書、行書、草書上均頗有成就。其中王鐸楷書主要淵源顏柳兩家,尤其愛用異體字、古體字以增強作品的歷史感,其作品氣息古樸拗峭,在明末清初的楷書中別出一格。


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王鐸作品

傅山(1607~1684)雖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國破家亡的傷痛,使他無法在一種悠遊清和的心境下從事藝術創作,因而對晚明新風有熱切的推崇。傅山工書,與其為人一樣,反對矯飾造作,尤其不喜趙孟頫一路優美妍媚的風格。他崇尚拙樸率真的書風,有謂“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兒孫》),既可以說是晚明書風的理論總結,也對後來興起的篆隸有深遠的影響。

二、中期(雍正至道光年間)

這時期,文人們向古代傳統的追尋逐步深入,這使得篆隸書法的復興步伐加快了,對晉唐宋元明傳統的學習範圍也大大擴展。

1.對晉唐宋元明傳統學習的深入

這一派書家有的仍以學習董、趙為主的,但更多的則是向宋、唐、晉的大師們取法,代表人物有劉墉、王文治等。

劉墉(1719~1804)是乾隆年間的重臣,他的書法由董、趙入手,而後遍臨晉唐宋諸家,尤得力於蘇東坡、顏真卿和晉唐小楷,融會貫通,自成格局。其書整體風格含蓄蘊籍,精氣內斂,渾若太極,貌端穆而氣清和,有碩儒老臣的持重,無恃才傲物的輕佻,似乎包有萬象而莫測高深,洵然可敬。因為喜用濃墨,時號為“濃墨宰相”。

王文治(1730~1802)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曾任翰林侍讀等,以事被黜,執教各地書院。他的書法出於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側鋒取妍,筆致翩翩,結構舒展秀逸,縱橫揮灑,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見長。因喜用淡墨,與劉墉恰成對照,故時稱他“淡墨探花”。


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王文治作品

2.篆隸書法的復興步伐

這時期,許多傑出人才投身篆隸書法的復興,從而使篆隸領域出現了巨大的飛躍和突破。總體上看,對這一傳統的關注已成燎原之勢,形成了與晉唐宋元明傳統一翼足可抗衡的局面。

涉足這一領域的藝術家中,有不少畫家,如名列“揚州八怪”的鄭板橋、金農、汪士慎等人,他們疏離於主流文化圈之外,而與市民階層有較密切的聯繫,藝術思想、創作傾向帶有一定的叛逆性。在書法上,對晉唐以來傳統採取一種比較主動的反叛姿態,而對秦漢傳統則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從而成為秦漢傳統復興的一批重要力量。


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鄭板橋作品

三、晚期(咸豐至清朝末年)

晚清書家,大體可分作三類。

(一)以晉唐傳統為主的書家:林則徐、翁同龢等

林則徐(1785~1850)書法出自歐、顏、二王和米芾,頗為清新穩健,唯稍受館閣習氣束縛。

翁同龢(1830-1904),他的書法出於翁方綱、錢南園,而上溯顏真卿、米芾,氣息淳厚,堂宇廣博,為晚清帖派書家的重鎮。

(二)以先秦秦漢北碑為主的書法家

清朝在書法上的最大的貢獻就是碑學的興起,先後湧現出一大批碑學大家,比如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何紹基、伊秉綬、吳昌碩、徐三庚、康有為等等。


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吳昌碩作品

(三)兼宗兩大傳統並尋求融通的書家:何紹基、趙之謙、楊守敬、康有為等


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都出過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趙之謙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