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農民:咋辦

隨著國家對於農村建設越來越重要,對於農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關注。近幾年的農村土地價值一直處於穩步上升的趨勢,它不僅是農民寶貴的財富,同時還是農民用於農作獲取收入的途徑。

但是隨著家庭人口的變化,本應按照人口進行分配的土地,卻出現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規定,同時還確定了農村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30年不允許將土地再次分配,有人歡喜有人憂。

土地分配不均,容易導致村民的矛盾,畢竟大家都是靠著土地農作來維持生活的,也有些人是靠著出租換取點收入。在農民眼中,如果擁有的土地當然是越多越好,這樣會讓農民擁有的價值越來越高。但是很多農民想法還是比較不同,為何新增的人口沒有辦法分配土地,而去世的村民還能繼續持有,這一切源於以下原因。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農民:咋辦

農作物的成果時間長

很多農民都覺得要土地是要分配給現在的人口,但其實不然。如果在農村長期長大的農民,都清楚有些農作物的生長週期很長,如果在村民百年之後馬上重新分配,則這些農作成果就會被重新分配的農民得到,這樣不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因為這些成果是可以繼承給自己的村民,這樣相對就會比較公平。

穩定承包關係

農民基本是靠農作來維生,而如果土地承包關係處於不穩定狀態,那麼農民的積極性就會不高。因為每個人都有私心,也不想把自己的成果無償讓其他來“摘果“,所以適當延長土地承包週期,有助於穩定農民的心,一心專注於農業種植。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農民:咋辦

減少調地問題與種植成本

遵循“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可以有效減少調地問題與種植成本。因為每一次的調地,農民需要重新整理評估土地,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壤酸鹼性及土壤是否有被汙染等問題,這些都要浪費成本與精力,同時有可能還會滋生重新分配土地產生的問題。

減少對於土地的依賴

由於土地分配的時間長,那些盼著以土地為生的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勢必在沒有多餘的土地之後,一定會想辦法尋找多元化的“出路”。有些人選擇外出打工,有些人選擇創業等,這些舉措都是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賴。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農民:咋辦

那是不是土地承包延長30年,土地在此期間就不能再次分配了嗎?其實並不是處於絕對的,有2種情況土地是可以進行重新分配。

1、整個家庭農村戶口已“銷戶”

有些農民為了追求更遠的理想目標,他們整個家庭都自願放棄農村戶口或者是整個家庭由於不幸而被“銷戶”,那麼這些人擁有的土地也將被村裡統一收回,再分配給其他人口。

2、村裡還有剩餘的土地

大家都知道,土地屬於集體所有權,所以村裡有權對於剩餘的土地進行分配,分配的對象主要是有農村戶口而沒有土地的人員。正常優先分配是所屬的土地是屬於哪個村組的,優先分配給他們。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農民:咋辦

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及維護土地承包關係的穩定,必須要遵循“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而對於延長土地承包週期也是對農民的一種保護,從而才能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規定,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實施。你們村有遵循以上土地相關規定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