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是天熱嘛?有些詞,還是不改的好

翻《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忽然發現“七月流火”詞條是這麼解釋的: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農曆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現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因人們誤把“七月”理解為公曆7月把“火”理解為火熱)。


“七月流火”是天熱嘛?有些詞,還是不改的好


這個詞在第六版《現漢》裡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這是第七版新加的,等於為原來個別人的“錯誤理解”正名。這種處理方式,好處當然是照顧了“人們”的語言習慣,讓這個詞方便“人們”理解。可弊端在於,這種將錯就錯、因為人們理解有偏差就修改詞義的做法,無異於“削足適履”。雖然這個詞好理解了,卻也捨棄了這個詞原有的文化內涵,割裂了詞語同文化背景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樣的解釋,把原本很有詩意的詞變得很水,估計以後就更不會有人再瞭解“大火星”“心宿”了。這樣的改動,還是少一些吧?

“七月流火”是天熱嘛?有些詞,還是不改的好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程子曰:“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也。”。在我們強調“文化自信”的時候,不僅是要強調中華文化面對西方文化時的自信,也要強調文化傳統面對當代流俗時的自信。有些傳統,包括詞義,還是應該堅守的。

“七月流火”是天熱嘛?有些詞,還是不改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