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靜心讀書/《安娜·卡列尼娜》: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圖片來自網絡

讀《安娜▪卡列尼娜》完全是因為看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緣故,那裡面稍微提到了安娜的開頭和結局——因而激發了我求知的好奇心。

說到《安娜▪卡列尼娜》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句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實,一個時代又何嘗不是如此,作者用一個又一個家庭隱晦又巧妙地來承載著一個時代的主題。那個時代就如書中所言:“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社會處在過渡轉型的矛盾之中,人性也在渴求著得到解放。

這個故事裡有兩條平行而又緊密相連的行文線索,它們好比兩面鏡子,可以相互比照,讓每個人物隨時都能在一面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鏡像,同時又讓每個讀者透過鏡子得以探見每個人生活的本質和內裡外表之下或隱藏或裸露的性格特徵。

線索之一是:安娜與其丈夫卡列寧、情人渥倫斯基之間的感情糾葛。

在遇到那個所謂的“對的人”以前,安娜是一個美麗迷人、高貴典雅、富於激情與生命力的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她與虛偽、冷漠,醉心於功名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寧維持了8年平靜而又無聊的婚姻生活,終於因為另一個男人的出現——風流倜儻的青年軍官渥倫斯基——而被打破。

由於安娜的哥哥與家庭女教師偷情,為了調節哥哥與嫂嫂的夫妻矛盾,她不得不從聖彼得堡來到了莫斯科。因緣際會,她在抵達莫斯科的火車站偶遇了風流倜儻、富有同情心的青年軍官渥倫斯基,對他一見鍾情、念念不忘,最終墜入情網而不能自拔。但他們的愛情一開始就註定不會被上流社會所認可,註定要被唾棄。

一方面,卡列寧為了仕途,允許並默認了妻子出軌的行為,只要求安娜和他繼續維持表面虛偽的夫妻關係。而安娜呢,她不願意偷偷摸摸地當情婦,她發出了內心的吶喊:“我要愛,我要生活。”所以當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願與丈夫要求"維護神聖家庭"、保留"體面"的觀念發生衝突時,卡列寧又不惜代價來懲罰安娜,他不與妻子離婚、不讓妻子與兒子見面、剝奪了妻子對兒子做一名母親的權利。

另一方面,迫於社會和環境的壓力,渥倫斯基心中空虛貧乏的生活與其不甘寂寞的心理也發生了衝突,他對安娜的愛情根基動搖了,就像文中所描述到的那樣:“女子是男子前程上的一個大障礙,愛上了一個女人,再要做什麼事情就很難了。”渥倫斯基漸漸受困於愛情所帶來的束縛,感情也開始慢慢地冷淡下來。

最後當安娜回想起這段愛情與生活的時候,她感到自己是一個被侮辱、被拋棄的人,她覺得自己連最後的依靠都失去了,於是她的精神終於走到了徹底崩潰的邊緣。這時,死——這個念頭清晰而生動的躍上了心頭。安娜認為死是引燃情人已熄滅的愛情之火的唯一方法,是解脫自己、懲罰所愛的“負心人”的唯一途徑,死是她靈魂中的精靈與情人對抗時的唯一的最後的制勝法寶——她用臥軌的方式結束了無望的愛情與生命,向貴族社會發起了最後一次抗議。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叫顧城的詩人,想起了他的詩歌。我在想,當我們面朝大海,又是否能夠每每都春暖花開呢?其實,我們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一生就是要受很多磨難,可我們卻總要去極力地掩飾著,不讓自己知道,而當我們從無法戰勝的世俗情慾之中敗下陣來,並無力剋制和掩飾的時候,我們也就只能只剩下縱情狂歡了。我們都在等待,等待著別人來拯救自己,結果卻發現,能夠拯救自己的只能是在黑暗之中的黯然消逝。中國有句老話:“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人世間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當我們最靠近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安娜為愛奮不顧身,不惜將對至愛的追求,完美演變為一場生死的較量。這是對此最好的證明。

線索之二是列文與他的愛人吉蒂之間的故事。

故事裡的列文作為一個坐擁三千畝土地的年輕大貴族莊園主,是一個強壯、熱情、甚至是帶有一種孤僻性格和與眾不同的人,他熱衷於思考各種社會和道德倫理的問題。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貴族莊園主,他在試圖尋求一種不需要流血暴力、只需要和平推進的莊園改革模式,想借此來協調他和農民之間的利益衝突。但他卻發現這條道路根本走不通、處處碰壁,他為此陷入了一種悲觀絕望的困境中,甚至也想過自殺,最後他在有宗教情結的妻子吉蒂的影響下,皈依了宗教,頓悟了“生活的目的是為了靈魂、為了上帝而活”的人生真諦。說真的,我覺得自己好像能讀懂安娜,可是我卻不能讀懂列文,大概在我現在這個年紀,我真很難懂得關於列文的一切,關於他的思想和他的內心。

靜心讀書/《安娜·卡列尼娜》: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圖片來自網絡

故事中這兩條線索交替出現,將整部作品完全置於一種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對比中,安娜與吉蒂的對比、列文和渥倫斯基的對比、渥倫斯基與卡列寧、列文、科茲內舍夫、尼古拉等人的對比、吉蒂與瓦蓮卡的對比。通過對比讓每個人都更加鮮明、充滿張力和矛盾。

這是一個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下,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真實寫照,這樣一個矛盾重重的時期,一系列即將轉型的社會制度下,矛盾的人們和他們矛盾的心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運行。據有關統計,這部書裡描述了150個以上的人物,被奉為“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在這部作品裡,安娜為追求愛情和幸福,奮不顧身,過程是勇敢的,而她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最終得到了一個臥軌自殺、沉屍車站的悲慘下場,她毅然決然走向了黑暗。而列文一開始在反對土地私有制、同情憐憫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的矛盾中糾結不已,可最後卻參悟了人生的真諦,獲得了精神的昇華與寄託——他向死而生卻走向了光明。他們讓我看到了,在構成生活的萬千變化的人或事物之中,不僅有他們光明美好的一面,也有陰暗陳舊的一面。“一切美都是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最後不得不說,作者這種帶點宿命論的結局真得讓我有點唏噓。在偶然的一次相遇中,安娜從對渥倫斯基一見鍾情,到最後為愛奮不顧身,她有過孜孜以求,也有過冷漠懷疑。我想,也許安娜一開始不曾預料到,她所見到的那具沉屍車站的肉體模糊的身體會是她日後的歸宿,渥倫斯基也大概不會想到,這具陌生女人的屍體日後將會換成一張他熱愛過的容顏,那時候的他,不會想到最後的他面對這樣一具屍體,同情心和樂善好施終究會蕩然無存。本是偶然性的相遇,但是他們無法抗禦生命中的這次偶然性,也無法解釋。這就像佛家所說的緣分。我在想,既然是緣分,那佛家裡面有沒有說、會不會說,緣分也有好壞之分呢?但凡以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來論的話,那就是真的會有這種區分的,對吧?

拜倫說:“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愛情是女人整個生命的存在。”他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女人常常將愛情與幸福的美好生活等同,她們更容易為愛奮不顧生,得不到的時候癲狂到枉顧生死。不是每個女人都能瀟灑從容的“愛過就足矣”。最終,活著的死去的,一樣沉重。

愛情不是說我們相愛不相愛就可以,不是說有愛情了就用不著去顧慮別人。人啊!唯有死後才真是無需再顧慮任何的一切。

我不得不感嘆:整整的一生是多麼多麼的長啊,這個充滿差異個性的世界改變了無數人最初都是在光影斑駁下交織而成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