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股市還是在幣圈,都想在牛市到來的時候狠狠地賺一筆。在股市時希望牛抬頭前,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在幣圈,牛來之前,希望手裡的幣越來越多。相對來說,股市較成熟,但條條框框也限制了太多人的想象力,而幣圈自然不同。
有人通過私募把1000USDT變成10000USDT,再到100000USDT,這是本事;
有人通過炒山寨幣短短三個月讓手中資產翻了十幾倍,這也是本事;
有人通過寫文寫文賺了不少代幣,牛市前夕換成了主流幣,無可厚非;
也有人通過槓桿,四兩撥千斤,撬動了財富的密碼,賺得盆滿缽滿……
同樣,有人在私募時十萬變成了一千,虧損高達99%;
有人在炒山寨幣一夜之間資產幾乎歸零,折戟沉沙;
有人在一些平臺寫文寫了一年,賺不到1000塊;
也有人通過槓桿,把手中積攢了多年的幣不斷送出去,虧得體無完膚……
牛市來臨前,人的FOMO情緒越來越重,所以,有的人幣越來越多,有的人幣越來越少,你一定要尋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囤幣方式,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
前幾天看了江卓爾之前的文章,他的觀點很直接,不建議一般的投資者炒幣,不管是山寨幣也好,主流幣也罷,他說炒幣,很有可能幣越來越少,只有挖礦才能讓手中的幣量越來越多。
為此,駱駝也去看了礦圈裡的一些玩法。包括Grin礦機、BCH礦機的挖礦以及運算力挖礦收益,綜合參考分析對比後發現,個人投資還是要適當在挖礦上進行配置。
高端玩家可以購買礦機,平民玩家可以投資點雲算力。最近最火的礦機和雲算力的投資,非Filecoin莫屬,當然有的人會稱之為“IPFS礦機”,無可厚非,指向都是一個東西。
礦機投資上,講究的是長效,要選擇好的標的,主要有三類:
1、主流幣種,比如BTC、ETH之類的,相應的價值支撐維繫著整個礦業體系。以比特幣為例,最近比特幣塊高接近640000,總髮行量為1850萬,通貨膨脹率為1.78%。而我們知道比特幣的總髮行量為2100萬枚,且通貨膨脹率從發行以來一直在下降,相對而言具有較高的保值性。
2、熱門幣種,比如FIL,它作為Filecoin的代幣。作為分佈式存儲板塊的天王級項目,相當於預言機中的Link,跨鏈中的Polkadot,公鏈中的ETH。買實體礦機挖礦,要講究先機和回報率。如果無法參與頭礦,不建議一般的投資者參與。
因為沒了頭礦紅利,在複雜多變的行情影響下,你的資金很可能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只會作為數字資產或者以礦機的形態存在,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貿然變現會讓你血本無歸。
3、具有成長價值的小幣種,比如一些具有投資成長價值的小礦幣,關於這點說法比較模糊。需要有數據和調研報告支撐,數據不要從內容資訊平臺上尋找——當前的內容資訊平臺內容多數都是經過作者二次、三次乃至多次加工後形成的,原本的價值經過了多輪的主觀因素的過濾,可能會大打折扣。
4、當然,選擇購買礦機還要看礦機生產商的實力,儘量選擇大機構,具有多年信譽背書、具有大資本運作的機構,至少不會在極端行情下出現跑路情況。具體哪些機構,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或者問一下圈內的老人,這類信息不難獲取。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以免有廣告嫌疑。
最忌諱的是隻聽信一兩個人的言論就開始攜資入局,投資領域最讓人愛恨交加的便是通過信息攜資入局——你能觸碰到一手信息的除外。
舉個例子:當前BTC的通脹率在某源站點顯示是1.78%,內容資訊平臺1的作者引用為“約1.8%”,內容資訊平臺2的作者則引用並加工為“約為2%”,到了平臺3的作者可能會引用為“不到3%”、“不到5%”、“從1%—10%”……所以要謹慎。
談到信息傳遞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偏差,想到一個笑話:
源頭信息:76年才見一次的哈雷彗星在今晚20:00將從天空劃過。
軍營中的1級傳達室:76年才見一次的哈雷彗星今晚將在操場上空經過,20:00請全體士兵列隊觀看;
2級傳達室:76年才見過一次的哈雷彗星今晚出現在操場上空,全體士兵20:00在操場列隊迎接;
3級傳達室:76歲年邁的哈雷彗星將軍今晚會從操場上空空降,全體士兵20:00在操場列隊歡迎……
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就是這樣被認為地添加了各種成分,對後來者造成極大的誤導。同樣,行情多變且複雜,這其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所謂“一手信息”,卻害人不淺。
另外,雲算力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一些大廠的雲算力投資,就跟基金定投一樣,只是基金的上漲空間和上漲幅度遠沒有數字貨幣來得猛。
在合約上吃了暗虧的駱駝,在未來的行情中,除了偶爾玩點山寨幣、寫寫文擼Key之外,還會考慮投一些雲算力,希望下一個牛市來的時候,手中有點幣,不至於太被動。
以上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