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孩子到底為什麼學國學呢?大多數家長認為該學。堅持讓孩子學國學的家長,是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嚐到了學國學的甜頭。國學博大精深,是很多代人智慧的結晶。”

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不學國學,主要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鼓勵孩子學國學,但不強迫孩子學。

也有家長認為國學談的是忍讓、不爭。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孩子要學的是如何展示自我,堅持忍讓、不爭很可能就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單位平平淡淡一輩子

那學國學以後,孩子會學到什麼了?

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1、學了國學後 孩子更懂禮貌

益謙文化的老師稱孩子學國學,強調的是孝道、禮儀,一些孩子從原來的不太懂禮貌變得有禮貌了。孩子們通過學習經史子集,以讀經為主,平時給孩子講孝道的故事,培養孩子的禮儀,培養孩子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學國學後,都變得有禮貌了。

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2、學會了孝順父母

一些家長說起學國學後孩子們的變化,有家長說孩子有禮貌了,也有家長說孩子的識字量增加了,記憶力增強了,還有家長說孩子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學會了體貼父母,尊重他人。

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3、學習經典的主要方式是誦讀,學習過程中眼到、口到、心到,可以促進智力的多方面發展,同時可以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學國學吃虧 與經典無關:

其實“學國學吃虧”在網上流傳不久,復旦教授錢文忠就站出來說他被誤讀,其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是,正是由於我們長期以來不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養方面的教育功能,導致我們在經濟總體上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文明卻出現了很多非常嚴重的問題。

錢文忠稱,要想避免國學經典誤人,最需要做的不是不讀,而是如何淨化社會環境,讓國學經典中的優秀內容從文本走進現實,成為人們真正的行動指南。

雲南傳統蒙學研究會會長鄭千山認為,“擔心學國學吃虧”是因為對國學的不瞭解。他說,國學博大精深,流傳了幾千年,可見其生命力的旺盛,國學不是很具體的東西,它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再說,你如何知道孩子長大後的社會還是現在的社會?你如何確定這些孩子長大後的環境沒有任何改變?”

孩子學國學,是為了什麼?專家這麼說!

他們眼中的國學:

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凝聚力和雋永的魅力,歷經滄桑而完整地延續了下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質量,許多人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

——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語

中國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也可以成為一個科技強國,但最根本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裡,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季羨林(著名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少兒讀經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經典,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知道怎麼用。

——牟宗三(國學大師)

我小時候就讀很多《唐詩宋詞》,媽媽當時要求一天背一首,後來大一點就背《孟子》,父親每天用一個小時來教我《孟子》,教了一個半暑假,把將近三萬八千字《孟子》從頭到尾都背了。我讀了《孟子》就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的哲學,對我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遠比那時候我的父親教微積分,找一個家庭教師教我微積分要有用得多。

——楊振寧(博士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