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随着卡塔尔世界杯外围赛的开锣,国足再度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各大网站的首页也被国足的最新比赛动态给反复刷屏。殊不知,在古代,我国却是一个足球大国,有着悠久的足球运动传统。

足球其实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人称之为"蹴鞠"。"蹴"是踢的意思,"鞠"指的是球。

在中国古代,蹴鞠作为一项国家级顶级赛事,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人们对蹴鞠的激情,也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我们的足球事业也曾经灿烂辉煌、高手如云呢。

那么,古代的中国人都是怎么踢足球的呢?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一、治国习武

有关史料记载,蹴鞠运动最早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历经汉代,到唐宋趋于鼎盛。后来,蹴鞠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的故乡是中国。

最早记载蹴鞠活动的是《战国策》。书中说,苏秦当了赵相,为了联齐抗秦,就开始游说齐宣王:"齐国这么一个大国,有两千里土地,数十万军队,人民生活富裕,都喜欢吹竽、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这么富强的国家,怎么甘心向秦国俯首称臣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战国时期蹴鞠就很受齐国人欢迎。

到了汉代,达官贵人和军人很喜欢蹴鞠。而且蹴鞠是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那时规则已经比较完备。供蹴鞠使用的球场,是一块东西方向的长方形场地,两边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叫"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有攻有守,谁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多谁赢。不过此时的"鞠"还比较简陋,是用皮革裹着的毛发填充物。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汉代军队用蹴鞠训练早前的蹴鞠是用苇条编制成一个球体。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苇条做的球反弹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伤到人,就开始使用皮革材质,里面填上毛、棉这样的东西做内胆。

二、蓬勃发展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唐代体育的蓬勃发展是古代世界体坛的一大奇观。皇帝们普遍热爱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马球和踢足球,蹴鞠也逐渐摆脱军事训练功能,成为纯粹的娱乐休闲项目。

当然,唐代的制球工艺也大大改进了。这时使用的球,唐朝人称之为"气毯",唐朝仲无颜所作的《气球赋》记载,"气毯"外面是八片尖皮缝成的外壳,内里装了一个吹满气的猪尿泡。这时的"气毯"看上去和现在的足球已经没什么大的差别了 。

除了制球工艺的进步,唐朝人对鞠室也进行了革新,设立了高球门,又在三丈多高的球门柱上设了一个小门洞,称为风流眼,把球踢过风流眼的算赢。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大唐天宝七年春季的一个午后,在大明宫含光殿内的蹴鞠场内,一场热闹的蹴鞠比赛正在进行。

场内20多人中,一位身着黄色束身衣的人特别显眼,他灵活地使用着背、拍、拽、捺、控、拐等蹴鞠身法,脚法玲珑穿梭。

玩至兴起,他接人传球,一记大力抽射,皮球从球门上方的"风流眼"内一穿而过,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动作顿时令场边欢声雷动。其中一声"三郎,威武!"地娇呼格外清亮。场内的黄衣人微微颔首,向着场边喝彩的丰腴美女投去深情一撇。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这位球技高超的"三郎"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敢称呼他为"三郎"的正是他的宠妃杨玉环。类似的场景,在李隆基执政的后期经常出现,成为大明宫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俗话说上行下效,在皇帝贵妃的带动下,大唐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乡野小民,都非常喜欢蹴鞠这项运动。很快,蹴鞠就成为了大唐的"国球"。

除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外,最出名、球技最高的皇帝当属唐敬宗李湛。李湛对蹴鞠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他的两位先祖,甚至可以说,他的主业是踢球,副业才是当皇帝。

平日里,李湛始终坚持以职业球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摸爬滚打,挑灯夜战,甚至为踢球而放弃上朝。这样的训练强度使得李湛的球技不断精进,最终成为大唐的明星级球员。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据说,唐代宫中"女足"整体水平很高,被视为"皇家女子足球队",遗憾的是,五代以后,由于缠足恶俗的出现,直接剥夺了女性踢球的权利,"女足"渐渐走向落没。

三、空前兴盛

我国古代蹴鞠的最高峰在宋代。从宋太祖、宋太宗开始,足球就成为宫廷盛行的娱乐项目。据说大宋朝还专门规定,朝廷凡有大型宴会,必须安排足球表演赛;喝到第6杯酒准时开赛。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北宋画家苏汉臣画过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摹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宰相赵普等六人,嗨玩花式足球的场景。其中,赵匡胤武艺高强、身手敏捷,在其中算是一顶一的高手。在皇帝的带动下,大臣们和市井百姓都玩得很嗨,蹴鞠运动空前红火。

宋代还出现了足球俱乐部,最知名的当属齐云社,负责球赛的组织和宣传工作。齐云,是形容球踢得高入云霄。其时,蹴鞠是"占断风流第一家"的活动,因而也有"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的说法。

宋朝蹴鞠更重视技巧性和观赏性。双球门蹴鞠的激烈对抗早已不见,更加为女子们所喜爱,出现了专门的女子蹴鞠队。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说起蹴鞠,大家肯定马上想到了《水浒传》里的高俅,凭借着踢得好球,被那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赵佶看中,轻松上位了,是宋代最出名的球星。

高俅本是一个街头混混,但是球艺高超。一个偶然机会,他陪着当时的端王,后来的宋徽宗踢球,用了一个"鸳鸯拐"的绝技,把球踢还给端王,一下子把端王和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镇住了。后来宋徽宗踢球经常要高俅陪同,高俅也因此很得圣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四、没落

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兴衰与皇帝的喜好不无关系,《明史》记载朱元璋称帝以后,严禁军人蹴鞠误事,并下旨"蹴鞠者卸脚"。但由于其自身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间依然盛行。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明宣宗行乐图》是明朝画家商喜的名作。全卷以宫墙或屏障隔开,分别表现射箭、蹴鞠、打马球、捶丸、投壶及皇帝起驾回宫的场景,其中包含朱瞻基在御园亭中观看宦官蹴鞠的片段。

国足算个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巅峰

清朝入关后,实行弱民政策,限制蹴鞠运动。清代的文士们,只能通过画前朝蹴鞠盛况来缅怀这项运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