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都是農村人們的忌諱!太不吉利

俗話說“十里不同鄉,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而咱們到別的村裡去自然是要入鄉隨俗,去遵守別人的風俗習慣,以免壞了別人的規矩。

農村說“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都是農村人們的忌諱!太不吉利

“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

咱們農村人習慣於用農曆計算日子,在農曆的算法中,只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沒有季節的意義,可是這樣算下來一年只有354天,與陽曆年相差11天,所以為了協調陰曆和陽曆的矛盾,防止陰曆及四季脫節,人們就設置了閏月,每2至3年置1閏。

而在農村很多老人來看,閏八月是非常不吉利的,會發生一些比較重大的災難事件,比如戰爭、天災之類的,導致老百姓流離失所。

不過顯然這種說法其實是毫無任何科學依據的,只是一些偶然的巧合罷了,所謂閏月只是人們用來計時的手段罷了,在被髮明出來的時候不帶有任何與“吉、兇”相關的意義,而“閏八見刀殺”也只是一些人的片面直言而已!

農村說“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都是農村人們的忌諱!太不吉利

“壽不送煙,喪不後補”

壽不送煙:咱們國家對於老人的大壽都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在這些方面的講究極多,不僅是在操辦壽宴的一方,送禮一方也是極其講究,人們在老人過壽的時候是不能送煙的。這是因為在人們看來“煙”其實就是“咽”,表示“嚥氣”,是非常不吉利的。更何況煙本身就不是好東西,吸菸也對老人身體不利,所以不能送煙。

農村說“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都是農村人們的忌諱!太不吉利

喪不後補:“隨禮”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際交往,如果是紅事,你錯過了可以補上禮錢,可是對於白事來說,如果你錯過了就不要在後補了。因為白事不是喜事,白事完結之後,表示“壞事已經結束”了,如果在去補交禮錢,會讓人覺得目的不純。而且除此之外,還會讓人再次勾起心中的悲痛,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