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被忽视的苏州园林,究其历史大有来头!

  中国古典园林冠绝天下,而苏州园林又是古典园林中的佼佼者。谈起苏州园林,大家津津乐道的必然是大名鼎鼎的拙政园,也许还有“假山王国”狮子林,北宋名园沧浪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园林深藏在姑苏城中。它小巧玲珑,精致优雅,却鲜为人知,这就是隐蔽在苏州小巷中的艺圃。


可能是最被忽视的苏州园林,究其历史大有来头!

艺圃位于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位置偏僻。踏着石板路,穿过一道道窄窄的小巷,便可以看到用红油漆写在墙壁上的指路标记。顺着标记的方向走,就可以顺利发现艺圃的藏身之处了。
可能是最被忽视的苏州园林,究其历史大有来头!

  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小小的五亩地中,糅合了江南园林的一切元素。艺圃的第一任主人是袁祖庚。关于袁祖庚,各位可能不大熟悉,但艺圃的第二任主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那就是晚明大臣文震孟。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应该知道,文震孟是崇祯皇帝的老师,后来入内阁担任大学士,可谓是位高权重。他的曾祖父文徵明更是名声赫赫,在江南四大才子中占据一席之地。

  有这样的优良文化基因,文震孟的审美情趣自然不会差到哪去。他够得艺圃后,对园中景致加以修葺,将当时名为“醉颖堂”的艺圃改名为“药圃”。然而,尽管文震孟位高权重,却未对艺圃进行过扩充。
可能是最被忽视的苏州园林,究其历史大有来头!

  真正为艺圃赋予了传奇色彩的是明末清初的姜埰、姜实节父子。作为明廷的忠实拥护者,姜氏父子誓不仕清,并为艺圃中的景致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命名。例如旸谷书堂、响月廊两处,各代表了“日出”和“月光”,合起来便是一个“明”字。又如朝爽台的“朝爽”二字,其实是“大明”分别加上了“+”和“x”。这些命名都充分体现了姜氏父子对故国的怀念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可能是最被忽视的苏州园林,究其历史大有来头!

  听了艺圃的历史故事,是否能够激发你对艺圃的兴趣呢?有空到苏州来的话,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漫步精致的小园中,未尝不是一桩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