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1.

疫情,考驗著人控制情緒的能力。

疫情期間,屢見不鮮的是:坐地鐵不戴口罩和地鐵安檢人員發生衝突;硬闖疫情防疫卡點和防疫人員發生衝突;不願接受隔離與工作人員發生衝突……

甚至會發生惡性事件:比如毆打防疫人員致其死亡;新冠肺炎康復者毆打醫生……

這都是情緒惹的禍。

羅.伯頓說過: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

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2.

小的時候,我們情緒的表達是最直接的。不滿意的時候就哭鬧;開心的時候會手舞足蹈;受委屈的時候會撅起嘴巴。孩子是最真實的。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聽過“釘釘子”的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稍有不如意就亂髮脾氣,於是男孩的父親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忍不住想發脾氣或者生氣時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的時候男孩在籬笆上釘了37顆釘子,手都弄疼了,他開始嘗試少發脾氣,直到有一天他竟然一顆釘子都沒有釘,見狀,父親說:以後如果你一整天都沒發脾氣,你就把釘子從籬笆上取下來一顆。很快, 釘子一個一個消失,父親帶著男孩來到籬笆前語重心長的說:你做的很好,可是你看這些釘孔,永遠也不會恢復以前的樣子了,當你對別人發脾氣時你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無論你再怎麼道歉,疤痕都無法抹平。

長大了,就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能被情緒左右。

很多時候,情緒作祟,叫囂喧鬧並不難,難的是緘口不言。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壞情緒,需要宣洩,我們可以做運動,聽音樂,讀書或者找人傾訴。

當壞情緒出來之後,要穩住,讓時間飛一會兒,再飛一會兒。

3.

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真正優秀的人,會把壞情緒先放一邊,然後通過自我調控的過程,慢慢釋放。

控制好情緒,絕不僅僅是修養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既決定著一個人的氣質和生活品質,也關乎其為人處世的成敗得失。

怒氣似乎是一種能量,如果不加控制,它會氾濫成災。

試問傷醫事件的始作俑者,一陣臉紅脖子粗,一番惡語詛咒,一場拳打腳踢前,你用過腦子嗎?真的能達到目的嗎?造成的後果你承擔的起嗎?

壞情緒,即使是一念之間,也是你要買的單。

大部分人在有情緒時都能考慮一下後果,只有少部分人情緒失控,失去理智。

性子急是天性使然,而胡亂發脾氣是後天因素造成的,不可混為一談。

無能的人,通過發脾氣掩蓋自己的心虛。

人格的組成要素是情緒和能力,兩者相輔相成,能力高的人,情緒因素低;能力低的人,情緒因素高。

通俗的說:越低能的人,越容易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自己的性格弱點,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即弱者易怒,強者溫和。

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4.

經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有一句話叫“三思後行”。做事之前,要經過充分的思考,思考成熟了再去做。

如果只關注一時的感受,會失去人心,而終究失去一切。

簡單的行為的不當,會失去整體和大局。

我的朋友婷,有一次在坐公交車時,被別人踩了一腳,新買的小白鞋上瞬間多了一道黑印,而對方非但沒有道歉,還瞪了婷一眼。婷只是無奈的搖搖頭,當什麼也沒發生。當別人問起時,婷說:吃一塹長一智吧,以後穿新鞋不能坐公交車了,人太多了。

而同樣的事兒,發生在楓身上,竟鬧到公安局去了,不僅耽誤了工作,楓越想越氣,鬧了半個月失眠,整整一個月都萎靡不振。

有的時候,情緒反應的是自己內心的小小世界

過思考的人生,才值得活


5.

人不是汽車,能隨時剎車,即使剎車慢了,還有安全氣囊和保險。

人要自己面對世界的一切,能不能剎住車,全靠自己。

人,做事之前需要思考。

經過深思熟慮的人生,會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