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都知道:工業互聯網領域本週熱點快訊(2020年7月4周)

如果您也喜歡【工業互聯網平臺】採編製作的行業資訊,請記得關注、點贊、轉發。

市場經濟

1、工信部: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

據工信部最新數據,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35609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8.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12.9個百分點。上半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241億元,同比增長1.3%,扭轉前5月負增長局面,但較上年同期回落8.6個百分點。

2、工信部:發佈2020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

截至6月底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1.5%和51.1%,具有較強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70個,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以5G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上半年新建5G基站25.7萬個,累計達到41萬個。

3、IDC:一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達39.2億美元,IaaS同比增57.6%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0第一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9.2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長57.6%,PaaS市場同比增長64.6%。從IaaS+PaaS市場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58.7%,較2019第四季度(61.9%)略微有所下滑。

4、IDC:2020年AR/VR支出規模增速放緩

最新發布的《IDC全球增強與虛擬現實支出指南》顯示,至2020年,全球AR/VR(增強與虛擬現實)市場相關支出規模將達到106.7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35.3%,與上期預測的漲幅78.5%相比降低了約一半。但IDC預計,預測期內(2020-2024年)5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76.9%,這表明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抑制作用只是短期的。

5、日產半導體制造設備6月銷額118億元同比大增31%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SEAJ)日前發佈報告稱,6月日本造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銷售額同比大增31.1%,達到180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外媒稱,原因可能是中國市場正在推進半導體國產化,大型半導體廠商的投資強勁。

權威發佈

6、工業互聯網監測分析工作推進會順利召開

7月16日下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工業互聯網監測分析工作推進會,會議由中心紀委書記郝志強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廣東、山東等十餘家地方工信主管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等單位代表,以及2019年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聯想、寶信、中國電信、中電互聯、華能等二十餘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負責人參加會議。

7、中國互聯網大會雲端開幕, 發佈《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 2020》

7 月 23 日,2020 年(第十九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雲端開幕,大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 2020》。報告顯示,截至 2019 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 13.19 億,佔據全球網民總規模的 32.17%;4G 基站總規模達到 544 萬個,佔據全球 4G 基站總量的一半以上;電子商務交易規模 34.81 萬億元,已連續多年佔據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首位;網絡支付交易額達 249.88 萬億元,移動支付普及率位於世界領先水平;全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 35.8 萬億元,已穩居世界第二位。

8、工信部等六部門:公示智能光伏試點示範項目和示範企業名單

據工信部官網,工信部等六部門公示智能光伏試點示範項目名單和智能光伏試點示範企業名單。天合光能、帝爾激光、華為、捷佳偉創等19家企業入選。

9、深圳: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聯合深圳發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基建總體情況和發展優勢。會上透露,為加快深圳市新基建建設進度,市區兩級聯動謀劃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形成投資1006億元。其中,社會投資項目34個,總投資2447億元;政府投資項目61個,總投資1672億元

10、中國信通院:首批北斗三號國際標準即將正式發佈

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通信部門(ITU-R)國際移動通信工作組(WP 5D)第35次會議閉幕,會議確定:3GPP系標準成為唯一被ITU認可的5G標準。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聯合大唐、華為、中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內製造商、運營商共同推進的北斗三號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首批北斗三號國際標準即將正式發佈

11、人社部:新職業人才缺口近千萬,90 後最擔心失業

7 月 23 日,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據報告統計,未來 5 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預計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近 150 萬、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近 500 萬、無人機駕駛員近 100 萬、電子競技員近 200 萬、電子競技運營師近 150 萬、農業經理人近 150 萬、人工智能人才近 500 萬、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近 130 萬、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均達到 125 萬,數字化管理師從業人員已超過 200 萬,人才缺口近千萬。在職業發展方面,83% 的 80 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90 後的比例為 82%。相對於其他年齡群體,90 後最擔心失業,有 79% 的 90 後擔心失業。

12、IEEE Spectrum 2020 年編程語言排行:Python 再度蟬聯榜首

7 月 22 日,IEEE Spectrum 發佈了 2020 年年度編程語言排行榜。Python再度蟬聯榜首,並且在各類不同的權重下都保持領先地位。Java 和 C 語言也依舊排名第二和第三。

行業動態

13、《智慧屏行業白皮書》即將公佈,華為聯合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參與

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電子四院)正在加快智慧屏重點標準的制定工作,即將公佈《智慧屏行業白皮書》。華為和包括美的集團、四川長虹、TCL旗下華星光電、京東方、蘇寧易購和海爾智家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也參與了此次白皮書編寫工作。

14、華為雲發佈EI工業智能體2.0

7月20日,在華為雲TechWave技術峰會上,華為雲發佈了EI工業智能體2.0,並宣佈將在超過20個工業細分行業徵集50家行業Know-How夥伴,探索和實踐100個工廠智能化升級項目,推進AI在工業領域落地。

15、阿里雲聯合機械工業九院,為車企打造“智能工廠”

阿里雲宣佈與機械工業九院達成戰略合作,為汽車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據介紹,雙方一期合作研發的車間智能管控平臺具備毫秒級的生產設備數採能力,可提升車間整體運行效率。未來雙方還將推出智能製造汽車行業雲平臺,汽車智能製造領域的聯合實驗室也在計劃中。

16、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日前,青島5G智能電網項目建設完工,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5G智能電網,成功實現了5G智能分佈式配電、變電站作業監護及電網態勢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電等多個新應用。據介紹,有了5G智能電網,電力工作人員通過超高清攝像頭監控輸電線路和配電設施,能夠及時發現故障隱患,節省80%的現場巡檢人力物力。

17、立訊精密計劃收購緯創兩家子公司,或成iPhone新代工廠

立訊精密近日晚間發佈公告稱,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人民幣(約合4.72億美元)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其中,上市公司立訊精密在此次收購中出資6億。立訊精密目前和歌爾股份同為蘋果Airpods耳機的代工廠。而緯創從2017年開始為蘋果的iPhone手機做代工,是蘋果iPhone的第三大代工廠,但其規模小於富士康和和碩。立訊精密的此次收購,將使得公司有能力承接蘋果iPhone手機的代工,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

18、富士康印度增資擴廠,蘋果手機供應鏈或分化

據路透社報道,在蘋果公司要求下,富士康計劃投資十億美元,在印度擴建蘋果手機代工廠。一直以來,富士康的工廠主要分佈在中國深圳、鄭州、煙臺、成都,而印度並非富士康產能的重點區域。對此,富士康集團回應稱,對於任何有關既有及潛在客戶、產品、供應鏈夥伴的市場傳言不作評論,截至發稿,蘋果尚未針對該消息作出回應。

19、外媒:富士康青島芯片封測工廠已破土動工,總投資600億元

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透露報道稱,富士康計劃在青島建設的先進芯片封裝與測試工廠,已在近日破土動工,計劃投資600億人民幣,致力於為用於5G和人工智能相關設備的芯片,提供先進的封測技術,設計的月產能是30000片12英寸晶圓,計劃2021年投產。

20、飛利浦就家電部門詢問海爾、美的等收購意向

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接觸了中國競爭對手,以瞭解他們對收購其家電部門的興趣如何。該部門可能以最高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知情人士稱,飛利浦與海爾集團和美的集團進行了接洽,正式出售程序預計將於第四季度開始。

21、順豐數科(深圳)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5億人民幣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日,順豐數科(深圳)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2.5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OOI BEE TI,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企業總部管理、企業管理諮詢,投資諮詢、公關活動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市場調查、從事廣告業務、會議服務等,由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後者為A股上市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產品技術

22、曠視科技申請“狗臉識別”專利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之一為:一種狗鼻紋特徵點的檢測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專利基本信息摘要顯示,該專利所述狗鼻紋特徵點的檢測方法包括:基於狗鼻圖像與已經訓練好的狗鼻紋模型,得到所述狗鼻圖像中狗鼻紋特徵點與對應的各個狗鼻紋基準特徵點的座標偏差;根據各個狗鼻紋基準特徵點的座標及所述座標偏差得到所述狗鼻圖像中各個狗鼻紋特徵點的座標

23、蘋果新專利:用眼睛來控制AR眼鏡

蘋果公司的一項新專利申請描述瞭如何用眼睛來控制眼鏡。可以通過眼珠轉動,眨眼和凝視來實現眼睛控制設備。這或許表明蘋果在其傳聞已久的“蘋果眼鏡(Apple Glasses)”產品上取得了進步。蘋果表示,還可以通過使用“觸控方式來輸入(如敲擊輸入和滑動輸入),以及通過Siri來控制AppleGlasses。

24、LG預計21年推出79AR眼鏡

據報道,LG電子正在與日本手機運營商 NTT Docomo商討進行合作,希望能夠共同推出一款極輕的AR眼鏡。這款新品預計將會在2021年正式推出。據瞭解,LG正在研發的這款AR眼鏡最大的賣點就是重量控制。這款AR眼鏡的重量僅有79.38 克,而目前主流AR眼鏡重量則超過了300克。LG希望能夠大力發展AR眼鏡業務,並在未來成為他們的主流業務之一。

投資動態

25、工業設備製造商中科慧遠獲近億元A+輪融資

近日,中科慧遠宣佈已於上半年完成A+輪融資9000萬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中科海創、國投創合聯合領投。此輪融資主要用於中科慧遠旗下AOI設備製造、工業互聯網與AI大數據平臺以及工業AI算法公共平臺研發。中科慧遠是工業外觀精密檢測的專有設備製造商及工業大數據平臺服務提供商。

26、預測性維護服務科技公司“聯智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預測性維護服務科技公司“聯智科技”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拙撲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end)

每週都知道:工業互聯網領域本週熱點快訊(2020年7月4周)

每週都知道:工業互聯網領域本週熱點快訊(2020年7月1周)

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167張PPT講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趨勢

徐匡迪院士5問揭開當下中國人工智能虛偽的面紗

關於人工智能領域創業的一些商業模式和想法-來自迅雷創始人程浩

以下內容和本文無關:

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