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比较幸运没有遇上饥荒

现代人经济条件比从前大幅改善,有些人变得在饮食上对自己从不吝啬。铺张的饮食习惯似乎变成一种常态。

在餐厅里,经常能看到顾客吃剩的饭菜,甚至有些菜根本就原封不动。然而,这些饭菜最后的命运却只能变成厨余垃圾。

成为常态的情景并不等同正确。据人民日报所刊登的数据,在中国,每年所被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足够1亿人吃上一年。假如我们都对此习以为然,视而不见,那么铺张浪费的现象只会日益严重。

我们只是比较幸运没有遇上饥荒

笔者身边就有一些朋友,点菜后只进食寥寥数口。原因不外乎是减肥或已经吃饱。

这些理由似乎理直气壮,但笔者却不敢苟同,这都是自己铺张浪费的借口。

每个人对自己的食量理应有所掌握。既然早知食量少,点餐时可以主动要求减少饭量,或与同伴分享食物。

减少厨余的方法很多,但假如每个人都无动于衷,日积累月下,这些一点点的浪费只会造成恶果。

节俭而不浪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有一些人认为把剩饭剩菜打包显得寒酸。认为是一种不体面的行为了。

对待食物,人们应该抱有珍惜的态度。择善而固执之。假如因惧怕他人眼光而放弃这种美德,那未免过于不智。

我们只是比较幸运没有遇上饥荒

我们只是比较幸福,生活在一个没有饥荒的时代。

在1942年,河南就曾因为天灾导致粮食严重欠收,一时间饿殍遍野,惨绝人寰!

当时的河南人民在缺乏食粮下,以树皮充饥,生活苦不堪言。

该次的大饥荒,使千万计的河南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中,多人因饥饿而死去。

在粮食充足的年代,人们更应谨记历史的教训,牢记浪费可耻!

我们只是比较幸运没有遇上饥荒

这次,武汉的餐饮业饮食倡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倡导N-1模式,让每个人学习改掉陋习。

从浪费铺张的饮食习惯,转向珍惜粮食的态度。从源头减少浪费,长远而言,利国利民。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我们都耳熟能详。食物都得来不易,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

节约用食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和他人在未来积谷防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