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報告:一季度宏觀槓桿率上升13.9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簡稱NIFD)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一季度實體經濟槓桿率大幅攀升,從2019年末的245.4%升至259.3%,一個季度上升了13.9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報告:一季度宏觀槓桿率上升13.9個百分點

與今年一季度相對可比的是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情況。當時中國經濟也面臨較大的負面衝擊,且在2008年底推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2009年全年槓桿率上升了31.8個百分點,其中前兩個季度分別上升了14.2和11.2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曉晶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槓桿率增加13.9個百分點,但低於2009年1季度的增長幅度。儘管本次疫情衝擊遠甚2008年的危機,但債務擴張規模有限。這充分展現出政府在擴張時的定力,未置風險於不顧。

分部門來看,今年一季度居民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55.8%上升至57.7%, 提高了1.9個百分點。歷史比較來看,這一上升幅度僅次於2010年一季度2.2個百分點的增幅。

張曉晶稱,未來幾個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逐漸恢復正常,各方面貸款需求上升, 預期居民槓桿率會出現較快攀升。

非金融企業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151.3%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61.1%,上升了9.8個百分點。企業槓桿率上升幅度較大,同時受到分子和分母兩方面的作用。分母GDP的大幅度下行是主要原因,分子上銀行降息和放鬆信貸也導致了企業槓桿率的抬升。

縱向比較看,今年一季度企業部門槓桿率快速攀升,但低於2009年。2009年一季度,我國企業部門槓桿率上漲了12.2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9.8個百分點,幅度較為緩和。

“儘管前幾年企業部門去槓桿過程相當殘酷,但客觀上卻為應對當前世紀性的疫情衝擊創造了政策空間。”張曉晶表示。

政府部門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38.3%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0.5%,上升了2.2個百分點。其中,中央政府槓桿率從2019年的16.8%升至17.2%,上升了0.4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槓桿率從2019年的21.5%升至23.3%,上升了1.8個百分點。

“面對世紀性疫情衝擊,政府加槓桿責無旁貸。對於早期工業化國家150年槓桿率週期的研究也表明,公共部門槓桿與私人部門槓桿率往往呈現一定的此消彼長,而政府槓桿率在大危機或大衰退時期的及時‘補臺’,將是經濟走出困境的重要法寶。” 張曉晶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