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戰績呈兩級分化,取消降級賽後是促進還是阻礙聯賽發展?

LPL自2013年成立以來,賽制做了很多的改動,其中最大的改動應該是自S7後的取消淘汰賽,此令一出,有說好的也有說不行的。那今天我們就看看到底改制後的LPL都有哪些改變?

在取消淘汰賽之前,每個賽季都有幾個隊伍因為當年賽季的結果不盡人意而被淘汰到次級聯賽,當時的情況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取得成績,至少是不能輸得太多,不然等於前期的投入打水漂了。

LPL戰績呈兩級分化,取消降級賽後是促進還是阻礙聯賽發展?

在這麼一個大背景下,很多隊伍的做法是直接買買買,買進頂尖選手,換句話說就是買進韓國的選手。巔峰的三星隊都幾乎被買盡,但這些選手在國內賽場是橫掃千軍,一到國際賽場,特別是遇到韓國隊就硬不起來。

一些隊伍開始被冠以內戰幻神的稱號。

另外一個情況是投入的資金沒有看到收益,特別是重金買進選手的隊伍,如果被冠上內戰幻神的稱號還好,至少是出了一些成績。但買的選手水土不服,而又不敢上沒有被證明能出成績的選手,那隊伍的老闆就要非常糾結了。糾結自己的小錢錢,糾結自己能不能保住LPL的位置,都不好說,總不能一直買買買吧!人家就不會坐地起價?

LPL陷入了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取消淘汰制的方案應運而生,LPL現在的賽制應該是模範的NBA賽制,就連次級聯賽取得名字也是一模一樣。現在的賽制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為了LPL商業制的良性循環,隊伍不必擔心淘汰而把精力用在當前,這個賽季不行下個賽季重來。最主要的是老闆的投入不會打水漂——從和之前的淘汰制相比。

這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我們從韓國買過來的選手越來越少,而本土的優秀選手越來越多的被挖掘出來。

第二個是資本的湧入越來越多,相信這兩年進入和改名的隊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TOP、SDG、SNG,等等隊伍。而近來後的隊伍首要任務就是取得成績,從這三個角度出發,LPL是已經走上了一個上升的通道。

而另外一個方面,沒有了淘汰賽的壓力,會不會有很多隊伍“不思進取”,不好說!每個隊伍都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方法對不對真的去朝這個方向去做了,沒人能說得清楚。

從這個賽季上看,成績好的隊伍一往直前,而不足的隊伍似乎就不想改變了,或者說他們的努力不足於改變他們原來的狀態,LPL戰績是兩級分化,有連勝的,也有連敗的。

這個時候,LPL官方改什麼做呢?

會不會採取和NBA一樣的選秀,會不會有新的賽制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