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在2016年3月進行的圍棋人機大戰中,阿爾法狗(AlphaGo)最終以4::1戰勝了韓國名將李世石九段。阿爾法狗的此次勝利讓全世界感到震撼,各行業大佬也紛紛預測未來將因人工智能發生巨大的技術革命。

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這股熱潮還未散盡,被奉為“神劇”的HBO年度大戲《西部世界》又再一次將人工智能所帶來的種種可能性發揮到了極致。

《西部世界》是由 1973 年邁克爾·克里奇頓(Michael Crichton)執導的同名電影改編而來。在劇中,整個“西部世界”實際上是個全方位用高科技打造出來的人造主題公園。“新住民”(現實中的人類)在樂園中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他們被賦予了為所欲為的權利。而遍佈公園每個角落、身份各異的“老居民”都不是人類,而是一群具有高級人工智能、以假亂真的機器人。為了招攬更多遊客,樂園開發者不斷推陳出新,為“新住民”注入更多情感和思維,試圖創造更完美的客戶互動體驗。漸漸地,機器人的自主思維開始發生變化,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性格,還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這個復現了 19 世紀美國西部風貌的人造樂園中,有不同變換的場景和不時調整故事思路的人類。雖然在電影中設定的機器人無法憑藉槍支傷害人類,但是卻無法迴避一個終極命題。如果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怎樣的衝擊?

《西部世界》在不斷地拷問屏幕外的觀眾,當人工智能到了自我意識覺醒,或者只是部分覺醒的時候,我們還能將AI看作工具嗎?我們能否阻止黑暗的好奇心嗎?是應該任由科技發展,還是留在當下?

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迎合人性,機器人為什麼會創造恐懼?

平心而論,人類最早製造機器、“養育”機器人,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代替人類工作,一方面,我們會把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乖乖地交給機器人,如芯片加工、印刷電路板貼裝,還有火星探索,海底勘探等工作,這些都沒有辦法由人類的雙手來完成,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動物世界》,為保持動物們最原生態的環境,攝影工作只能由機器人來完成;另一方面,人類也會把一些“不想做“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如此趨勢在新時代體現地更加明顯:老一輩人還能枯坐在流水線上,認真地完成單調的組裝工作;泥瓦匠師傅尚有心思自己蓋房子,享受著材料在自己手中升級的快樂,但現代新社會高度發達,效率成為第一優先級,人類再無暇享受“製造過程”的快樂,為了追求更高效率、更高精度的製造流程,逐步採用機器來取代人工,拿建築業為例,此前由熟練的工人建造一棟5層商業樓,需要打樁、搭建安全系統,再由人工把磚頭砌好,最快的速度大概需要九個月,工人們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經常有“即將竣工,突然砸死一個人”的事情出現;而最新的由機器人主導的建築業,在搬磚、砌磚方面效率更高,也省去了安全系統搭建的時間,工期最快紀錄是:十五天建造一棟三十層的大樓,而且零事故。

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毫無疑問,機器人產業在過去三十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按照人類的設計初衷,這應該是絕對的好事兒,但因涉及到就業機會、技藝傳承、智慧競爭等事項,人類在享受機器人所帶來的便利時,也不得不處理它們創造出的恐懼:

  首先,機器人的存在放大了人性的弱點,特別是惰性和貪婪,我們把越來越多的工作交給機器人,最早是流水線組裝工作、建築工作,最近十年又把廚師、服務員、安保等工作也統統交給機器人,但人類在本質上是需要工作的,大範圍地機器化,讓大量基層的工人丟掉飯碗,他們又沒有辦法快速找到金字塔頂的工作,可以說,機器人最先給“底層工人”創造了恐懼;其次,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機器人正在勝任更復雜的工作,包括一些藝術性工作,比如它們可以臨摹出梵高、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不再神秘,也能製造出經典的景德鎮瓷器,自然人的作品和機器人靠數字模擬仿造出東西,根本無法分辨。顯然,機器人正給這些昔日大師們帶來巨大的恐懼:他們賴以成名的絕技,輔助其獲得社會地位,給其帶來無限快樂,此前需要稀有天賦和潛心修煉,如今只需要一串代碼就能複製,這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兒。

  當然,人類對機器人,最終極的恐懼依舊是:地球主導權的歸屬,要知道,一旦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它們很有可能做出“不受人類控制”的事情,機器人甚至可以自己編程,來創造更高級的機器人、創造新世界,如果一不小心在材料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發明出“水銀式”機器人,搶走地球的統治權,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多元地球,人類如何同機器人共存?

恐懼瀰漫在科技界、學術界以及電影界,但“地球機器化”的大趨勢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而且筆者深信,電影裡的終結者一定會成為現實,正如潛艇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卻終成現實一樣。到了那個時候,人類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駕馭、奴役機器人,讓它們身兼數職,而是如何同機器人共處,甚至全面結合。

機器人創造恐懼,人類會丟掉地球主導權嗎?

  在可預見的未來,機器人一定會更加智能化,它們不僅能完成基礎的體力勞動,還會在更高端的領域展露頭角,比如機器人醫生,未來有可能徹底取代中醫,又比如機器人按摩師,她們的力度和手感更加標準,如果能在材料方面模擬出類似人類皮膚的感覺,按摩行業將會徹底被顛覆,還有,機器人快遞小哥,爬樓的速度一定要遠遠勝自然人類,而那些丁克家族也有可能領養一個“機器baby”,可以看出,機器人之於未來世界的滲透,會更加徹底。因為滲透率增加,它們也不止於“履行義務”,而是拓展到“享受權利”的範疇,更可怕的是,相比於自然人類,機器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它們可以在高溫、高溼、高濃度化學藥劑的環境中生存,養料和能量更容易採集到,而且不存在人類特有的情緒問題,更換零件、更新代碼也要比自然人類容易得多...

  如果未來足夠和諧,人類思想完成轉變,或許,人類真得會把地球的主導權,交給機器人,就好像交給我們的孩子一樣,毫無怨言,是自然生命和機器間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