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高鐵即將開通,武夷山市南源嶺村的家庭旅社迎來新機遇。林熙 攝

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浦城聖農項目快速推進,肉雞加工廠主車間進行頂棚安裝施工。吳柳滔 王樹瑜 攝

東南網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輝 吳柳滔 唐亞新)

項目強支撐,發展增後勁

16日,位處南平市武夷新區的萬達廣場店鋪認購活動人頭攢動,火爆異常。這距離南平萬達廣場於4月15日開工奠基僅一個月,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南平市對重大項目帶動作用的重視與支持。

據悉,2015年,南平市共實施重大投資項目515項,其中在建項目282項,年度計劃投資373.35億元,1-4月累計完成投資129.53億元;重點工業在建項目71項,年度計劃投資87.33億元,1—4月累計完成投資26.43億元。

在高鐵時代來臨之際,南平以項目承載發展。

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實施。地處崇山峻嶺中的閩北全力構建“鐵公機”暢通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目前,南平市已建成通車6條高速公路,通車裡程757公里,居全省首位,今年還將建成京臺高速公路南平段和邵光、延順三條高速公路,新增通車裡程175公里,實現閩北“縣縣通高速”目標。合福高鐵即將正式運營,南三龍、衢寧鐵路等項目加速推進。

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落地。太陽電纜城一期工程、聖農公司浦城及政和新建項目全面投產,萬達廣場、華電邵武火電廠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去年產業投資佔固投的比重達到59%,今年在建和新開工產業項目284個,計劃年內完成投資267.5億元。

一批特色項目抓緊儲備。南平市放開思路、開動腦筋,發揮自身的綠色生態優勢,圍繞綠色食品、生物工程、健康養生、旅遊休閒、養老產業等抓緊儲備一批帶動力強的重大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等項目。

對項目建設,南平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抓住國家和我省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時機,提前主動對接,有針對性地策劃生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擠入上級規劃盤子;二是把項目招商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來抓,突出抓好履約率、到資率、開工率,增強項目招商的實效;三是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盯緊跟蹤促批,強化要素保障,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

截至目前,全市引進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598項,總投資額1518.41億元,佔全年任務的50.6%。此外,意向項目98項,總投資447.63億元。

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延平新城太陽電纜城一期廠房,相當於18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羅光耀 唐亞新 攝

工業壯筋骨,產業促升級

5月16日,雖是週末,在延平新城太陽電纜城一期項目現場,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裡,機器不停飛轉。

這個目前現已擁有單體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相當於18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大廠房的企業,為太陽電纜新增了20億元產能。今年,即便是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其逆勢上揚之勢也頗為壯觀。今年1—4月,太陽電纜產值同比增長36.4%。

“這為我們進軍百億產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隨著太陽電纜技改項目的穩定推進,延平新城也將建成全省最大的電線電纜專業園。

“工業是南平發展的脊樑和主動力。”南平市主要領導表示。但工業底子相對較薄的後發地區該如何發展新型工業,扭轉工業“短腿”?南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迅速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具體如何運作?增資擴產一批、新建投產一批、重組激活一批、招商引資一批、幫扶解困一批,以項目為抓手,著力培育新增長點,南平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思路清晰。

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的第一步是做大規模。邵武市王斌公司原是生產相框、木線條的“龍頭老大”。去年,公司投資2.5億元進行轉型升級,專業打造中高檔全系列紅木傢俱。在短時間內,便迅速進入紅木傢俱行業全國前三。如今,王斌公司繼續投資2.5億元建設項目二期——市場給出的積極回應,堅定了該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的信心。

王斌公司是南平推進工業企業增資擴產和技改的縮影。去年全市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91家;工業項目投資、技改投資增幅居全省第一。今年1—4月,南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0.47億元,同比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90億元,同比增長8%。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做強龍頭,培育和引進一批體量大、關聯度高、能夠帶動上下游的龍頭企業,這是南平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今年1—4月,聖農公司產值同比增長15%、南孚同比增長14.3%、歐浦登同比增長37%、王斌裝飾同比增長27.4%、武夷味精同比增長18.9%、南紡同比增長19.1%……一批重點骨幹企業產能持續擴大,南平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集中集聚培育壯大食品加工、旅遊養生、機電製造、生物醫藥等“5+3”主導產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技術員在松溪鄭墩鎮現代設施農業園察看立體基質無土栽培情況。唐亞新 邵承通 攝

綠色增後勁,農業創特優

為打造武夷食品統一品牌,南平已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全類註冊“綠色武夷”、“武夷緣”等5大類商標共225件,已核准註冊174件。近日,南平市工商局公佈了這樣一組數據。

商標總量不大,但“武夷”二字格外吸睛。

“註冊武夷食品品牌,就是為了保護南平優勢食品產業集群。這些集群,擁有較大市場佔有率、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更重要的是,都是以本地的‘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地理標誌)農產品為主要原料。”南平市工商局負責人表示。

作為我省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和農產品重點調出區,南平在發展農業方面有著生態環境好、資源稟賦足和產業基礎實等先天優勢。近年來,通過打造千億食品加工產業,把農產品轉化為工業原料,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南平在做特做優現代農業的路子上穩步前行。

看中光澤無可比擬的自然和生態優勢、聖農集團可追溯“無藥殘、無農殘”產品品質,廣州味研生物科技集團來到光澤,應用國內首創的生鮮雞肉提取技術,從聖農生態雞中精深提取純雞粉、純雞膏等精深加工產品。一期工程去年7月投產,產品出口歐盟。

聖農的穩健擴張,以及食品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正是南平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的生動詮釋。全市目前已有聖農集團、神農菇業、享通公司等172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和3480家專業合作社,成為農業產業化的中興力量。

一二三產融合初具規模,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順昌縣張墩村在開發建設中,把農業基地、遊客中心、農家樂等串聯起來,吸引八方來客;並以精緻園藝農業、農民創業園、定製農業為突破,打造農業升級版。

此外,南平市還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培育農產品公共品牌、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的物流產業。

今年一季度,南平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19億元,同比增長3.3%,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每個縣(市、區)集中培育打造一個特色主導產業,初步形成武夷山市茶業、光澤雞業、浦城丹桂等“一縣一業”發展格局。

南平:綠色發展加速度

國家級美麗鄉村試點村——建甌市小松鎮湖頭村成為遊客的新去處。劉輝 徐俐敏 攝

全力迎高鐵,暢遊大武夷

5月15日,“武夷書院講壇”第二場在武夷學院開講,由臺灣知名學者、朱熹第26代裔孫朱高正教授主講。今年是朱熹誕辰885週年,南平市部署推進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實施保護、學術、傳播、教化、交流五項工程,舉全市之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

合福高鐵即將正式運營,南平的旅遊業將會是最先受到直接影響的領域。對朱子文化的加速挖掘和發展,是南平市在文化上接軌高鐵,豐富大武夷旅遊內涵的重要一環。

機遇屬於有準備的人。為了迎接高鐵時代,南平圍繞“進得來、行得暢、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費”的目標,鎖定“吃、住、行、遊、購、娛、學、養”等要素的打造提升,確定迎接高鐵時代重點項目141項、總投資1454億元。

脫胎換骨,南平旅遊接待能力全面提檔升級。

住的方面,一批青年客棧、家庭旅館、經濟型公寓式度假酒店項目已正式營業,一批酒店賓館完成改造升級。全市目前已有近7萬張床位,能夠滿足高鐵帶來的急劇增多的遊客需求。

吃的方面,各縣(市、區)基本建成一條符合目標要求的美食街(美食城),一批旅遊餐飲質量提升項目也已全面完成。

行的方面,南平市已竣工運營8家遊客集散中心或遊客諮詢服務中心項目;增加線路實現高鐵與城市交通零換乘,開通14條縣內A級景區直通車線路,完善縣境內通達鄉村遊景點客運保障網絡,延伸農村客運線路或公交線路至景點。

……

抓好硬件,軟實力也要持續跟進。南平積極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著力開展旅遊標準化建設、旅遊誠信體系建設、旅遊投訴平臺建設;在全市推行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形象系統升級改造,進行標準化管理;開展旅行社資質等級評定活動,推動旅行社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及品牌競爭;進一步提高旅遊星級飯店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加快大武夷智慧旅遊建設……

合福高鐵還未正式通車,大武夷旅遊已提前升溫。一季度,南平市接待遊客586.89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實現旅遊收入77.02億元,同比增長1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