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气数已尽 曾国藩却沒胆称帝反而助力慈禧

曾国藩本人称帝,固然有得失未知,成败未卜的因素。我们不是曾国藩肚子里的蛔虫,不必去猜测曾文正公的内心世界的权衡;但是我们作为汉族的一分子,理解孔儒文官集团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易位思维,作为汉族集团来说,仍然接受一个实际政绩好于明朝,税务负担也的确远远小于前明的,文化上已经完全汉化,同时得到了黄河以北的汉民众支持的满清王室;换取外蒙和满洲及新疆(当时认为是乾隆帝最早打下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仍为中国一部分;可以得到满蒙军队和骑兵的廉价支援,仅仅需要付出对满蒙的一点补贴。

晚清气数已尽 曾国藩却沒胆称帝反而助力慈禧

慈禧太后是怎么对曾国藩和李鸿章作保的,就是怎么在满清内部,对着疑虑汉族官僚尾大不掉的满蒙贵族作保。因此慈禧是晚清之所以成其为晚清,令晚清还有洋务运动,甚至是令清朝没有直接亡于太平天国及其后的捻军的,满族一方的最重要人物。慈禧本人固然有革种个人素质,咸丰之死而致慈禧垂帘,则令慈禧得以直接面对满汉二元的平衡,并有机会主导之。与得到汉族官僚支持的慈禧集团相对的,就是咸丰死后的顾命八大臣,而不是被推为门面的慈安太后;他们可以说是“坚持祖制满人为主导”的,第一批满党路线卫道者。

晚清气数已尽 曾国藩却沒胆称帝反而助力慈禧

更何况,作为政治上的交换,由慈禧太后作中介当担保,让曾藩藩及其政治继续者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是否上的“全权立宪的首相”,总理全中国包括满蒙在内的事务,仅仅承认李鸿章等汉族官僚也不爱管的满蒙内部自治权利;那么站在汉族整体利益上权衡这笔买卖,此等汉相作主,立宪满蒙君主的体制,若你是曾国藩李鸿章,您觉得划算吗?若曾国藩本人对于湘军作为已经不感冒,自已也不想当皇帝,更不想中国分裂,或陷入更大规模的内战,则曾国藩不称帝,再而选择荐李鸿章后退隐;是否历史进程的大概率?

晚清气数已尽 曾国藩却沒胆称帝反而助力慈禧

细细分析,满汉二元政治架构,贯穿整个清朝历史,但是前清是满主汉从,晚清是汉主导满作从,两者主次关系被颠倒了。由此意义而言,如果不考虑表面上仍然在北京当皇帝的满清皇帝的话,那么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当初那个满洲八旗入关,成就了康雍乾盛世的前清已经“灭亡”了,当然也可以说“被改革了”。曾国藩没有称帝,满足于满清对汉族官僚集团的让步,可以摆脱北京满蒙体系的羁绊,放手按照自已的思路,在孔儒体制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洋务运动”。慈禧太后的所谓权势,并非仅仅是权谋,更在于汉族官僚的拥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