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就什麼都有了

長大了,老闆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工作,就什麼都有了

但從沒有人告訴我們,怎樣努力。

現在很多職場人,在工作之餘,會恢復學生的狀態,進修、上網課、讀書……用熟悉的“努力”姿勢學習。忙活半天,以為自己是上進的熱血青年,殊不知打進去的全是雞血。只保持了努力的狀態,卻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而盲目的努力,不過是一劑心理安慰罷了。

那麼正確的努力姿勢是什麼呢?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你花費的時間有沒有複利?▪️

複利這個概念,在投資圈赫赫有名。最著名的是“股神”巴菲特老爺子的投資秘訣:通過堅持不懈的長線投資,不斷獲得穩定的回報。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正符合複利曲線上的爆發式增長,這就是金錢的“複利效應”。

複利思維遷移到我們的時間管理中,也具有同樣的魔力。

你每一分鐘的投入都有收穫,每一次碎片化時間的利用都有成效,累積的能力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實現爆發式的成長質變。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

但是,這個爆發式增長只存在於足夠資本的累積之後,所以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明顯成效的。人往往短視,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事就不屑去做。

於是投資的人期望一夜暴富,到處尋找高回報的項目,左顧右盼,高買低賣。

於是努力的人期望一夜功成,到處找各種速成的方法,朝三暮四,庸庸碌碌。

有人說,努力總比不努力要好,多少有所收穫啊。

這就是典型的邏輯謬誤。人在社會,身不由己,每一天的經歷和思考都會讓我們成長。如果花大力氣努力的那些人,和不努力的人相比,沒有本質的差距,那付出的心血不就打了水漂?努力的越多,失去的越多,與其瞎忙,還不如放飛自我。

所以,我們要為花費的時間尋找複利,選定一條努力的軌道,有目的性的堅持資本積累,總有一天,會一飛沖天。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投入、堅持、成效,缺一不可▪️

那麼如何為時間增加複利效應呢?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我們再回到複利公式

F=P*(1+i)^n

這次,要素可以這樣替換:

F=努力的結果

P=投入的時間

i=努力的成效

n=堅持的時間。

1.投入的時間(P),是複利的基礎。

如果P=0,這個公式就沒有意義。

很多人說,我也想努力,可是真的沒有時間。這其實也是現代職場人普遍的困惑,我們可以引入一個新的概念解決問題——碎片化時間管理

任何一個成年人的時間都會被工作、家庭、瑣事,切割成大大小小的碎片。

尤其是網絡社會,除了手機、微信這樣的即時溝通工具,還有釘釘、強國這樣把工作釘進生活的各種強大app,我們似乎無處可逃。

碎片化時間管理,正是教我們把細碎的時間整合利用,訓練自己隨時進入專注狀態,做時間的主人,有目的有計劃的利用時間,不被瑣事趕著走。

2.堅持的時間(n),是複利的核心。

巴菲特和著名基金經理的百萬之賭,在2016年提前結束了,巴菲特長期持有的指數基金跑贏了高收益的對沖基金。巴菲特的勝利,正是因為賭約長達十年。

時間,是投資者打敗投機者的利器。

在時間的複利效應中,也是一樣。我們要做時間的投資者,長期專注投入,不能做時間的投機者,哪裡有利去哪裡,狗熊掰棒子,一無所獲。

還有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雞血打上,大幹三天,雞血耗盡,前功盡棄。因為人腦需要不斷重複不斷鏈接,所以間歇性的努力基本上是無效的,唯有建立每日努力的習慣,才能稱作堅持。

3.努力的成效(i),是複利的關鍵。

我有個朋友很愛讀書,一年能讀幾十本。可是當我跟他聊起某本書作者的理念,他卻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或者告訴我,去年讀的已經忘了。

我很奇怪。他笑道,沒事,內容我已經內化於心了。我啞然,內化入心?怎麼認定呢?內化了多少?怎麼量化呢?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這樣,努力了,就當自己成功了,卻沒有量化成效的意識。而在複利公式中,沒有i,就不會有F的增長。

拿讀書來說,一定要有所輸出,才有意義。比如寫讀書筆記投稿,比如和朋友聊天講解,比如參加活動分享,當你把所謂內化於心的東西清晰的講給別人,這些書本才真正屬於你。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無論是大塊時間的投入,還是碎片時間的利用,單位時間的產出是我們進行時間管理最重要的要素,追求複利效應,這才是關鍵。

你還在“瞎忙”嗎?拒絕盲目努力,尋找時間的複利,職場新人必備

▪️關於時間複利,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職場人追求時間的複利,也可以稱作複利式時間管理。

投入、堅持和成效不過是複利式時間管理的表層邏輯,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努力就沒有價值可言。

但是隻有這三點,對普通人還不夠。複利式時間管理背後隱藏著目標管理、精力管理、效率管理等更深層次的邏輯。

但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從穩定的投入、堅持和量化成效做起,逐步實現努力的價值。

對想做的事,每天可以問自己以下問題。

▪️是否投入了?

▪️是否堅持投入了?

▪️是否目標明確的堅持投入了?

▪️是否目標明確的堅持有成效的投入了?

當答案都為“是”的時候,恭喜你,踏上了複利式時間管理的新旅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