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投資者抄底石油,損失300多億元,該何去何從?

上週,WTI原油期貨價格暴跌至每桶-37美元,導致許多投資者失去理智。有人把它歸因於5月期貨合約的到期。其他人則認為,這與美國即將到來的石油儲存能力有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WTI原油價格下跌影響廣泛。甚至連不允許直接投資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中國散戶投資者也受到影響。

我國投資者抄底石油,損失300多億元,該何去何從?

那麼,在這次市場崩盤中,中國投資者是如何被禁止開立非中國賬戶交易原油期貨的?實際上,中國散戶投資者不能直接交易WTI原油或布倫特原油,但銀行提供的結構性產品提供了一個窗口。例如,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是最大的銀行之一,它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一種與包括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在內的國際期貨合約掛鉤的紙上投資結構產品。其他銀行也有類似的原油相關產品。

我國投資者抄底石油,損失300多億元,該何去何從?

今年3月以來,由於需求崩潰,以及沙俄在歐佩克的夥伴關係終止,油價暴跌。中國零售客戶越來越多地購買與原油相關的結構性產品,押注於“逢低買入”,並希望油價能從他們可能認為的底部反彈。然而,需求的破壞和全球庫存的擴大,加上歐佩克承諾在5月和6月從市場上減少970萬桶石油,導致WTI原油5月期貨價格空前暴跌,交易員爭相賣出5月合約。這導致美國石油基金等許多與石油相關的投資者面臨虧損。這也影響了許多觸底的中國散戶投資者。

我國投資者抄底石油,損失300多億元,該何去何從?

上週,在國際石油市場動盪之後,中國銀行暫停了其產品新頭寸的開倉。投資者開始抱怨,他們不完全瞭解押注原油價格波動的實際風險。據知情人士透露,僅中國銀行的產品就影響了6萬多名中國散戶投資者,總額達14億美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投資者對該行與原油價格相關的結構性票據產品交易信息披露不足和不足表示不滿。”《中國日報》上週末報道稱,中國銀行表示,將對原油交易產品的個人投資者遭受的損失負責我們將全面審查我們的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及其過程,並在法律框架內承擔應有的責任。我們和我們的客戶將在困難時期共同努力,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

我國投資者抄底石油,損失300多億元,該何去何從?

在有史以來最不可預測的原油市場追逐利潤時,投資者首先應該考慮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而不是用第六感去投資真正的錢。

本文由十三月vlog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