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為什麼會暴跌?

佐為愛上你的安琪拉


石油的價格主要基於供需關係。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非常大,根據IMF的預期,2020年全球經濟對發達經濟體的影響很大,很多國家出現負增長,即便是中國和印度增長也會大幅下降。

經濟停滯或者下降就會帶來經濟活動的減少,換句話說就是需求端大幅減少。疫情以來受影響最大的是航空業,而航空公司向來都是石油消耗的大戶。另一方面由於發達國家陸續都採取了隔離和禁足政策,導致民眾的出行和消費減少,對石油的需求量也下降。但是一些國家由於產業結構單一,國民經濟嚴重依賴於石油出口,為了保證國家的經濟運行,就只能拒絕減產、繼續賣油。這樣就是供給端並沒有減少。

最近的石油暴跌,其根本原因也是美國的儲備量已創新高,即可以儲備的油罐和場地不夠用了。雖然油價在下跌,但是儲油設施的費用卻在上漲。因此投資者只能選擇拋售。從短期看供需的矛盾並沒有解決,所以低油價的局面會維持一段時間,要徹底改善需要等全球經濟開始復甦。

本輪原油暴跌,其實對頁岩油生廠商的衝擊最大。因為他們的生產成本高於沙特等國,如果石油價格維持在他們的成本線以下,將會導致一些頁岩油生產商破產和退出。


睿熹


各需求國庫存充足,但是新增需求幾乎沒有,存量需求由於疫情持續銳減。

就現在海上還飄著幾千萬桶石油,沒地方放,也沒人要都上不了岸!只能每天在海上飄著等待需求疫情影響,工業停擺美國確診人數突破百萬,全球確診人數突破300萬,全球工業停擺,原油已無需求。原油即使近期有反彈也只會是曇花一現,拋售潮還將繼續,接下來將是空軍的天下。

30年一遇的油價暴跌

其背後的原因,直接來講就是疫情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但是為什麼國際油價這麼低各國依然不明顯減產呢?這就要從更深層次的原因說起,比如OPEC。

OPEC成立的初衷是以沙特為首的中東產油國想要聯合起來一同抗衡西方石油公司,也正是由於OPEC的出現與發展,力挽狂瀾油價於低位,而後也一直穩步上漲,一定程度上平衡世界格局,在這個過程中,OPEC幾乎控制了全球70%—80%的原油儲量,逐漸也形成了產油國之間的的利益分配體制。

OPEC在原油領域舉足輕重,對油價暴跌不會放任不管,不過其以外是以俄羅斯為代表出口大戶,同樣也是一方霸主。21世紀初,經過了09年頁岩氣革命後,美國也挺直了腰板,正式加入了原油競爭格局。常態下,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坐下來開開會,討論增產或者減產的事項。結果今年,2020開局給了世界經濟當頭一棒,世界第一大能源首當其衝——原油需求量隨之下降,油價下跌,本來依照慣例,應該開會解決問題,但這次沒談妥,沙特和俄羅斯談崩了,美國不參與,再怎麼談也夠嗆。

穩定油價定星盤出問題後,這次大家來真的,為了折損競爭對手伊朗、美國和俄羅斯,沙特決定增產,由於沙特成本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時間就是金錢、以量取勝,也讓其他幾方看一看到底誰底氣更足一些,處於下跌趨勢的原油被加了一把火,油價暴跌。油價快比水便宜的情況下,相對來說成本高的俄羅斯很難熬,美國頁岩氣企業也很難熬,看誰能笑到最後,由於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總體來說這次是戰略儲備機會,至於中東各位大佬後續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為什麼都虧本了還都不想減產

首先是減產之後,再想恢復生產,也就是重開油田的成本的相當高昂的,再者,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次暴跌全是因為疫情導致的,疫情過後肯定會逐漸恢復,但是如果現在減產,那麼就意味著自己的市場份額很長時間拿不回來了。

此外,疫情在各地也有擴散,疫情走到哪,哪裡的社會成本就會大幅抬高(包括治療成本、經濟活動減少和誤工)防控和治病不花錢的啊?當成本抬高,但是收入(因誤工)卻在減產,你說還能怎麼辦?減產是現在就沒飯吃,不減產或加大供給,是明天沒飯吃,二者選其一,肯定不能現在先餓死。

我們過去一直認為,便宜是商業競爭一個很大的優勢,如果能做到低成本、價格很低,似乎就是不可戰勝的。可是我們忘記了一件事:你的對手可能是不理性的。正常情況下,人們是理性博弈,但是像疫情這樣的特殊情境之下,決策就不可能完全理性,如果OPEC成員之間繼續非理性殺價,那麼更低的價格,有可能還會出現。


野風財經


明處看,是沙特和俄羅斯唱雙簧,打擊美國頁岩油的出口,實際上,沙特和美國是兄弟,沙特在前臺,通過油價暴跌,來打垮俄羅斯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