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东大门。

红网时刻永州12月1日讯(通讯员 周礼波 屈甘霖)日前,中央文明委公示了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表彰名单,永州一中赫然在列,成为永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高中学校,这也是该校继获颁全国文明单位之后的第二个国字号文明类荣誉。

自2017年启动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来,永州一中围绕“做好规划实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班子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锻造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做好环境规划,建设优美校园环境;重视活动阵地,落实场所建设要求”六个方面工作精准施策,文明创建主要呈现了六“点”特色。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校本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封面。

道德建设有焦“点”。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焦点,系统施策,实施进教材、进课堂、进考卷、进头脑“四进”工程;“党建引领、制度规范、活动提升”三管齐下,培育“四有”教师;“一手抓物质载体,一手抓活动载体”两手兼顾,营造人人学、人人讲、人人认同、人人践行“四个”氛围;内外兼修,用好学校、家庭、当地和社会“四种”资源,成功创建了“湖南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期间,学校结合“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实施美德教育,成效得到了《湖南日报》及“新华网”等重要媒体的肯定。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第二次党代会现场。资料图

班子建设有重“点”。班子建设方面,学校将配齐配足配好领导班子、重视党建引领、加强民主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于2020年3月成功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子队伍,改善了班子年龄、学历、学科结构;学校创造性地将支部跟教研组结合,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化生、物技、文综体艺、行政等8个支部,所有支部“五化”支部建设均合格,英语、文体艺、化生支部获评2019年市“五化”建设优秀示范支部;用好十四个抓手,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各类媒体推介;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了“三重一大”等议事规则,凡“三重一大”问题均通过集体研究决定,2018年以来成功召开了4次教代会。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现场。

队伍建设有支“点”。学校制定并落实了《2016-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集体备课制度》和相关培训制度,实施了“青蓝工程”,完善了教师成长机制,搭建了教师成长平台,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点。做到“三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四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批改、测试讲评),落实回顾、主讲、研讨、点评、布置等环节,将高三年级和肄业年级予以区分,实施了两种不同的集体备课模式。学校现有教工41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6人,市名师13人,市学科带头人15人,市骨干教师38人,研究生76人,师资力量及研究生占比在永州市首屈一指;每年教工在各类杂志、教学竞赛中发表或获奖论文、课件等超过200件;涌现出了获评省劳动模范、优秀教师蒋授荣等为代表一大批优秀教师。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校训。

文化建设有基“点”。学校结合实际和当地文化,将“树”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和基点。建校117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博学”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办学理念,塑造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一中人精神,涵养了“勤学、求实、进取、求全”学风和“严谨、科学、唯实、求真”教风,培育了“勤奋、守规、立志、成材”校风。近年来,学校又进一步明确了“培育有情怀、有情商、有情趣三情兼备时代英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将以上办学思想用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树”文化予以统领,加以贯穿,并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阐释为向阳、向深、向上“三向”精神,将“向阳精神”延伸为心怀党国、大气包容、成长成材、感恩担责,“向深精神”概括为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厚德博学、刻苦钻研,“向上精神”拓展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永州一中:六“点”特色助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永州一中校园生态标志:树龄近600年的古樟。

环境建设有靓“点”。学校位于古城零陵,占地403亩,南望廻龙塔,北眺蘋洲岛,古木众多,繁花竞艳,绿化覆盖面积16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了60%,古树中,树龄过百的超过50株,过500年的有3株;学校既有现代建筑的大气时尚,又有红楼亭榭的古朴端庄;整个校园功能区分明,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独具一格。学校设施一流,装备完善,现代化的会堂和报告厅,高规格的教学楼和运动场,高标准的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汽车模拟驾驶功能教室和理化生数字创新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法制周报》曾推介了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做法;2019年以来,学校又建成了生态停车场,实施了东大门改造工程等。学校每年均会投入10余万元开展林木补植、虫蚁防治、林木保养、修枝剪枝工作,不断绿化、美化、“靓”化了校园环境。

永州一中元旦汇演现场。资料图

阵地建设有要“点”。学校加强了活动阵地建设,明确了有关工作要点:一是开展常态化工作,如升旗仪式、清明缅怀校友李达、参观革命英烈纪念园、校史教育、研究性学习等;二是开展社团活动,依托蘋洲文学社、合唱、美术、电脑、机器人等10余个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与经典对话”读书、文艺运动节等活动;三是力开蘋洲讲堂,先后邀请中科院席南华、汪景琇两位院士,全美湖南同乡联合会主席、硅谷华人科学家黄厚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崔建华教授和物理学教授肖立新、清华大学著名青年科学家唐建石教授、国科大副校长、著名光化学家杨国强教授来校讲天文、说国防、传文化、树典范、明法制;四是搭建多元载体,学校建设了高规格的校园广播电视台,开设了经典影片欣赏、时事专题课;每年出版《蘋洲》《蘋洲文学》《蘋洲教研》,并建有微官网等;利用校史陈列馆让学生接受教育;为所有班级量身订制了班牌,作业本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

“文明创建无止境。学校将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全体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实现更美更好地成长。”采访过程中,永州一中校长周黎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