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以天文異象鍼砭時弊,贏得皇帝賞識

左懋第為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崇禎年間,明王朝已處於窮途末路,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陷入內外交困之中,內有李自成農民軍縱橫半天下,外有清兵屢次入侵,邊防破敗,天災頻仍,三餉加派,竭盡民脂,吏治腐朽,民不聊生。

左懋第:以天文異象針砭時弊,贏得皇帝賞識

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最高統治者崇禎皇帝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身為朝廷言官的左懋第憂心如焚,他屢次上疏,針砭時弊,提出救國救民之策,為朝野所矚目。

崇禎十二年( 1639 年)升遷為戶部給事中,初任諫官,立刻上疏請求朝廷停止三餉加派,在他和其他大臣的苦諫下,

崇禎十三年( 1640 年)正月,崇禎帝宣佈停徵剿餉,左懋第請求趕快傳達這道聖旨,唯恐遠方的官吏不知道,在之前已經徵收,百姓得不到實惠。崇禎帝都採納了他的意見。

他上書講述了國家的四種弊病:百姓貧困、兵力虛弱、群臣萎靡不振、國家財政空乏。(尖銳指斥民窮、兵弱、臣工推諉、國計虛耗這四種時弊)提醒明王朝加以解決。為減輕勞動人民的負擔,緩和階級矛盾,以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較好地進行與崛起於關外的滿族的民族鬥爭

左懋第:以天文異象針砭時弊,贏得皇帝賞識

他屢次上書奏請納監、出錢贖罪、廣開財源,行平倉法、監法及減輕賦稅,輸粟邊塞、以充龐大的軍費開支。例如:讓贖罪的人出米贖罪,用鹽制度恢復"開中制度"的老辦法即:想獲得鹽業開發權要輸送糧草給朝廷;讓邊塞的住戶出糧充軍糧。

某日,彗星出現,朝廷下令停用刑罰,懋第請馬上向崇禎帝建議:嚴禁將士剽掠,官府剝削百姓。他還請求散發銅錢、開倉賑濟都城的饑民,收養嬰兒。左懋第疏請崇禎皇帝:立刻通告天下,免得地方依然開徵,小民不得實惠,崇禎帝採納了他的建議。

當年三月,北京大風不止,左懋第又借天變上言,直陳時政缺失。他指出:朝廷雖然數次下詔減兵省餉,但小民卻日困一日。原因在於朝廷免徵,而地方催徵,貪官汙吏藉機中飽私囊。

左懋第:以天文異象針砭時弊,贏得皇帝賞識

欲除此弊,必須公開各地徵賦之數,讓小民明白,使貪官無法作奸。停徵的加賦,必須嚴令各地實行,不許各級層層追加,這樣才能使皇帝的恩惠潤澤萬民。

崇禎帝很讚賞他的建議,下令免掉上災七十五州縣新、舊、練三餉,中災六十八州縣新、舊二餉,下災三十八州縣三餉緩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