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看天吃飯”,今後“旱澇保收”,我省首單“香菇收入險”在新鄉落地

記者 趙同增

4月24日下午,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新鄉80萬袋香菇開出食用菌收入保險保單。據介紹,這是我省開出的首單香菇產業收入險。

據瞭解,我省目前小麥、花生、水稻等糧食作物,主要應用的農業保險險種為種植險。種植險全稱種植業保險,是指以農作物及林木為保險標的,對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約定的災害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保險,主要防範對象為“因災減產”。

以往“看天吃飯”,今後“旱澇保收”,我省首單“香菇收入險”在新鄉落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作物尤其是特色農作物價格隨供需關係變動不斷調整,“豐產不豐收”的情況屢見不鮮,對種植戶同樣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收入險可以稱作種植險的“升級版”,在關注作物產量的同時,把作物價格因素也納入考量範圍,確保種植戶“穩賺不賠”。

以首單香菇產業收入險為例。由獲嘉縣政府出資70%,合作社出資30%,僅用40.05萬元保費,就為80萬袋香菇打開收入保障“安全閥”,為香菇合作社及農戶提供了高達440餘萬元的風險保障。在此保單保期內,一旦因災害造成大面積減產,或因市場行情不穩,造成平均每袋香菇收入不足農民收益時,收入險將自動生效,確保合作社的最低保障收益。

中和鎮鎮長田中華告訴記者,大棚香菇畝產值在3萬元以上,效益是傳統農作物的十幾倍。但與此同時,香菇種植需要較高投入,還要承擔較高風險,2017年~2019年,中和鎮僅發展香菇大棚130個。“有了食用菌收入險,沒了後顧之憂,群眾種植香菇的熱情空前高漲,今年我鎮香菇種植大棚有望達到500個。”田中華說。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原農險相關負責人說,發展特色農業,對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我省唯一保險法人機構,中原農險將在全省推廣香菇產業收入險,並逐步探索開發其他特色農業收入險種,以助力我省特色農業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保險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