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若詩若畫若爾蓋縣:顏值變“現”人民吃上“生態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1日訊(記者郭文培) 當生態保護遇到脫貧攻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9月19-20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探秘若爾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新路徑。在這裡,黃河顏值變“現”,人民吃上“生態飯”,精準脫貧有效實施。

若爾蓋縣水務局局長阿三介紹,四川省黃河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阿壩州涉及若爾蓋縣、阿壩縣、紅原縣、松潘縣,流域面積1.70萬平方公里,佔省內黃河流域面積90.9%。其中,黃河流域所涉4縣均屬於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不過,近幾年在河湖長制、河湖管理員制度等舉措下,若爾蓋縣生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精準脫貧小有成效。

探秘若詩若畫若爾蓋縣:顏值變“現”人民吃上“生態飯”

圖為若爾蓋縣水務局局長阿三接受採訪

19日下午,記者團來到若爾蓋縣著名景點黃河九曲第一灣。據介紹,由於北秦嶺、龍門山和大雪山三大構造帶的擠壓,阻擋了黃河由西北向東南繼續前進的道路,黃河在這裡突然調轉方向,重新折返向西北突圍流去,形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U”形大回旋,造就了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灣”。黃河在此橫切徑為300米,白河橫切徑為400米。

探秘若詩若畫若爾蓋縣:顏值變“現”人民吃上“生態飯”

圖為黃河九曲第一灣

藍天白雲下,這支流淌千年的母親河,雖無驚濤拍岸的磅礴氣勢,但盡顯靜美,前來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

黃河九曲第一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景區遊客數量有所下滑,但往年收入可觀。其中,2018年共計銷售門票24.574萬人次,支取生態生計補償款共計294.888萬元,有力地助推了若爾蓋縣經濟發展。“我們每張門票會提取12元出來,作為生態生計補償,截至目前共提取3100萬。”該工作人員介紹,為助力脫貧攻堅,這筆生態生計補償款將下發至各村舍使用。此外,為實現精準脫貧,景區現有30餘人工作人員均來自貧困戶。

“無論是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我們都有精準扶貧。“阿三告訴記者,若爾蓋縣現有120個河道管理員,均系縣裡的貧困戶,每個月會有1500元工資。“(他們)每天在河邊走一走,看看有沒有垃圾,有沒有違法活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受黃河惠澤的黃河九曲第一灣的唐克鎮白河社區居民,在探索求解“集體經濟”的道路上,也開闢了致富新路徑。

白河社區成立於2004年,由原來七大隊、生產社、手工業社、農技站、外貿、供銷社和唐克鄉小集鎮建設統一農轉非的藏羌回漢居民組成。社區過去一直沒有任何集體經濟收入,居民也沒有分配草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社區。

探秘若詩若畫若爾蓋縣:顏值變“現”人民吃上“生態飯”

圖為若爾蓋縣天際溼地騎行環遊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7年,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惠玲的帶領下,該社區192民村民入股161.2萬元成立了若爾蓋縣天際溼地騎行環遊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了700餘平方米的綜合樓。在這裡,民族手工業和旅遊業有機結合,鄉村振興和生態經濟如火如荼的進行。

“大樓分為5層,第一層為藏藥藥浴中心和民俗博物館,第二層是“亞一則則”吉祥娃娃展示廳和私人康養中心,第三層為全州首個鄉鎮太平洋電影院,第5層為合作社‘亞一則則’吉祥娃娃、如意香包、金剛結的製作車間及體驗中心。”張慧玲介紹,從最初的老百姓入股161.2萬元,貸款700萬元,到現在擁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白河社區用近4年的時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0到1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