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範防疫物資出口,官方強力措施出臺

如何規範防疫物資出口,官方強力措施出臺

4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器械監管司副司長張琪介紹了加強醫療物資質量管理和規範市場秩序工作情況,並就出口產品質量、相關認證辦理等方面回答媒體提問。    

藥監局張琪表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加強了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加強對生產企業原材料採購、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放行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嚴格依照法規要求和標準組織生產。對發現的問題,責令企業整改到位,堅決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從源頭上保障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同時,強化質量檢驗,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醫療器械違法行為,對獲得批准的產品相關注冊信息,在國家藥監局網站公佈,並根據審批情況及時更新,為採購方選擇提供參考,也為相關部門開展出口監管工作提供便利。  

商務部江帆表示,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佈了《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的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五類產品,必須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監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對之前種種傳言中國要限制甚至停止關鍵醫療物資的出口,江帆表示,中國以前沒有,今後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出臺公告的目的,是為了嚴控產品質量,規範出口秩序,更好地發揮醫療物資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是中國政府支持全球抗擊疫情的堅定行動,是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的主動擔當。  

目前取得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產品註冊證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有2000多家,對外國採購商來說,可供選擇的供貨商數量相對充足,供貨質量更有保障,提醒國外採購商從藥監部門公佈的企業名單中選擇合作伙伴,避免因為產品不符合資質要求而導致無法正常出口。     


如何規範防疫物資出口,官方強力措施出臺

海關金海介紹,截至4月4日,已經有54個國家(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和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已按合約出口102億元防疫物資。這些物資主要包括口罩約38.6億隻,價值77.2億元;防護服3752萬件,價值9.1億元;紅外測溫儀241萬件,價值3.3億元;呼吸機1.6萬臺,價值3.1億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  


如何規範防疫物資出口,官方強力措施出臺

市場監督總局劉衛軍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昨日起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領域認證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虛假認證、買證賣證等認證違法行為。通過重點摸查各地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生產企業獲得認證情況,及時發現相關認證違法違規行為線索,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於出口防疫物資質量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嚴控出口質量,規範經營秩序,切實維護“中國製造”的形象,更好地發揮醫療物資對支持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監管總局目前已編制出一份口罩等防疫產品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認證信息指南,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的網站以及公眾號上都可查看。隨著世界各地對中國防疫用品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內一些企業盲目委託中介機構申請國外認證。結果付出了高昂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份認證信息指南上包含了歐盟CE標誌、美國FDA註冊等相關要求,也列舉了目前中國能做上述業務的機構名錄。他最後呼籲企業認證時找合法的認證機構,並瞭解出口目的國的市場準入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