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外河、中河與裡河

淮安的外河、中河與裡河

清江閘是當今運河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石閘。

我國的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總長1794公里,穿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流域。因所跨的地域不同,多有不同的名稱,如:白河、衛河、泗水、邗溝等。古往今來,淮安是運河的中心。運河繞不開淮安,淮安也隨運河的發展而興盛繁榮。今淮安市境運河總長56公里,僅佔總長的三十二分之一,然而不同河段的名稱卻不少。

中河 以今天淮陰船閘為界(清朝及以前以清口段黃河為界),向北到山東省界稱中運河。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前,該段運河是“借用”黃河做為運河,由南方北行的船隻,過清口即進入黃河(即古泗水),黃河不僅河水混濁,行船比清水阻力大,且黃河流急,逆水行舟,前進困難,每船僱用二三十人拉縴,每天也只能行進不足十里,“如蟻行蚊負”,船到北京的通州要多用一個月的時間。康熙二十五年(1686)河道總督靳輔主持在黃河北岸的灘地上開挖自駱馬湖張莊運口至清河縣仲家莊的運河,因河道開在黃河北岸灘地的遙、縷二堤的中間,故稱中河。以後,將南自清口北達山東省界的運河統稱為中運河。

下中河、鹽河 靳輔在開中河的同時,自仲家莊接中河,東至漣水五港入海,相應開一條運河,以排洩中運河多餘的洪水,結合淮北所產的海鹽外運,稱下中河。下中河在漣水縣城北,連接唐朝武后垂拱四年(688)開挖的新漕渠,即今南北向的鹽河,以後將新漕渠和下中河統稱為鹽河。清道光中,綱鹽改票,今淮陰區王營鎮的西壩成為新的鹽業集散中心,就得益於鹽河。

裡河 即裡運河,即清江浦河加邗溝。明初運糧,將自瓜洲運口或儀徵運口至淮安的運河(邗溝),稱之謂“裡河”,後多稱裡運河。在淮安以後,自五壩轉入黃河,黃河被稱為外河,裡河與外河中隔攔河土壩,互不相通。即相對於淮安城來說,運河在裡層,故稱裡河。黃河在外層,所以稱黃河為外河。外河專指清口至淮安城北的黃河,清口以西仍稱黃河,不屬外河的範圍。

大運河 從北宋雍熙喬維嶽開沙河到明朝永樂陳瑄開清江浦,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經今淮安市區的運河,就是裡運河。1958年,江蘇省整治蘇北運河,經淮陰城南、淮安城西開挖了兩淮繞城段,運河進行裁彎取直,避免整治工程給城區造成大量的拆遷,也節省工程的投資。為與古運河相區別,新開的河段稱大運河。淮安市區大運河的開鑿,清江大閘和越閘得以完整的保存,我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清江閘是當今運河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石閘。作者:範成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