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冰再次暗諷華為,類似鬧劇何時才能終止?

近日,小米10系列新品-小米10青春版開啟了預熱模式。小米10青春版定位為5G中端手機,預計搭載高通驍龍765G 5GSoC,首發MIUI12。小米10青春版與紅米K30pro和小米10產品策略不同,從上手體驗出發,主打輕薄機身。據透露,小米10青春版重量控制在了200g以內,厚度為7.88mm,同時還保證了長續航,用於對標友商中端手機系列,而擅長對標的盧偉冰這次果然沒有缺席。

盧偉冰再次暗諷華為,類似鬧劇何時才能終止?


自盧偉冰任職小米副總裁、Redmi產品經理以來,一直在社交平臺對華為榮耀進行明嘲暗諷,令人膛目結舌。而不出人所料的是,剛剛沉默了幾天的盧偉冰再次發博暗諷華為p40的3800Mah電池。


盧偉冰發博稱:“這麼輕薄,不會是3800Mah電量吧?”大家都知道,配備3800Mah電池的5G手機只有華為p40,這一”陰陽怪氣“的微博明顯是在暗諷華為p40。自華為p40發佈以後,盧偉冰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微博發表對華為p40電池容量的冷嘲熱諷了。接下來就由小li來談一談自身對大電池容量策略的看法:

盧偉冰再次暗諷華為,類似鬧劇何時才能終止?


首先,大電池有什麼用呢?我想大家都清楚,電池是用來給手機提供能量的,大電池就意味著優異的續航時間。那麼盧總為什麼不強調最終的續航時間呢?這是小li一直反感的問題。參數是體驗的基礎,但是參數絕不完全代表體驗。

盧偉冰再次暗諷華為,類似鬧劇何時才能終止?

圖源小白測評


如圖為小白測評關於電量使用的測評數據,數據顯示,電池大的續航不一定好,例如小米10和華為mate30pro 5G的數據對比,大電池的小米10續航反而比不過華為mate30pro。因此,續航時間並不完全由電池容量的大小決定,而是由電池容量+硬件耗電情況+系統算法優化三點共同決定的。既不能一味地追求大電池,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算法優化。

其次,廠商的每一部手機的產品團隊都有自己的考量與取捨,捨去大電池而選擇進行算法優化提升續航,讓手機變得輕薄也是相應產品團隊的選擇。類比上一代小米數字系列手機-小米9,發佈之時就主打了輕薄機身,因而產品團隊選擇了比較小的電池。每家廠商自己的產品都有著自己的定位,是廠商本身對於自身產品出於全方位的考量結果。試問盧總:

  • 為何把和自己設計理念不相符的產品進行這樣冷嘲熱諷呢?
  • 小米9續航被人詬病的時候友商諷刺過嗎?



不可否認盧總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業整體的發展,但是這樣的惡性競爭是小li本人與更多的數碼愛好者所反感的。每家廠商都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自己的產品身上,而不是“微博營銷”。從“盧十瓦”到“嗡嗡嗡”又到“海嘯”和如今片面的大電池理論,小li真心希望這樣的鬧劇不再發生,各手機廠商應該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產品上,而不是營銷,還給數碼圈一份安寧,讓消費者更好的更精確的獲取數碼產品的信息。

針對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