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如果說葉名琛,大家會感到很陌生。但如果說清朝的“六不總督”,可能就比較瞭解,而這個“六不總督”,就是清朝著名的兩廣總督葉名琛。以“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而被銘記。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葉名琛,湖北漢陽人,公元1807生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古自小就學習四書五經,少年時代的葉名琛就展現了驚人的文學功底,"以詩文鳴一時"。未滿十八歲,就考取貢生,而當時年過七十還是個還是個秀才的數不勝數。道光十五年,時年二十六歲的葉名琛成功考中進士,開啟了他的仕途之旅。

平步青雲的仕途

考中進士之後,葉名琛受封山西興安知府官銜,之後便一路平步青雲,從山西雁平道到江西鹽道;從雲南按察使到湖南甘肅廣東的布政使。道光二十八年,就已經爬到了廣東巡撫的職位,距離他初​入官場,也僅僅十年時間。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當然,這葉名琛的為官之道有極大的關係。由於清朝中後期各地叛亂不斷,葉名琛也在不斷揣測帝王的想法,面對轄區內的各種起義和暴亂,葉名琛毫不手軟,乾脆利索地迅速剷平,實施起來也是雷霆手段。與此同時,葉名琛也不斷地藉此向朝廷邀功行賞。這也是葉名琛迅速崛起地關鍵所在。

咸豐元年,葉名琛也是憑藉平叛有功,加官進爵,賞太子少保,連升三級升任兩廣總督,開啟了兩廣的葉名琛時代。不過成也平叛敗也平叛,平叛為葉名琛帶來官職與地位,但平叛嚴重影響到了葉名琛的思維模式,將與他所關心的一切都放在了評判上。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還在平叛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英國人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通過傾銷手段換取更多的利益,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但對於葉名琛來說,這似乎和他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這是與英國的鬥爭,自然應該是由朝廷出面解決。而葉名琛深信沒有平叛就沒有根基,也就意味著其爵位可能被隨時剝奪。專注於平叛事業,成為了葉名琛走向權力中心的基礎。至於處理夷人問題,而被他認為是費力而武功。即使是在1856年,廣州城在不斷被英法聯軍衝擊的情況下,葉名琛也依舊在向朝廷遞交“剿匪”的功勞。雖然他意識到英法聯軍的攻城會給他的仕途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是依舊相信平叛會保住他的烏紗帽。

效仿諸葛亮“空城計”,結果被洋人俘虜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咸豐六年,亞羅號事件爆發,迅速引爆第二次鴉片戰爭。雖然在此事上葉名琛做的有理有節。但依舊沒能阻擋戰爭的爆發。同年十月,英軍攻陷廣州城,但是所得輜重和人員不足以支持長期佔領,之後又撤出廣州城外。

次年九月,英法聯軍再次千來攻打廣州,這次的英法聯軍要求葉名琛在四十八小時內宣佈投降,否則就武力進城。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此時的葉名琛似乎並沒有展現出繳費時的魄力,效忠君主成為了他唯一的選擇。英法聯軍兵臨城下,這時他想到了孔明對抗司馬懿的一招——空城計。

然而事與願違,英法聯軍並不是司馬懿。在絕對實力的碾壓下,所有的謀略也就不值得一提。此時的葉名琛只好實行文章開頭時候說的政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英法聯軍入城,踐行六不方針的葉名琛稱為了英國人的俘虜,登上了英國人返航的戰船。

清朝兩廣總督,被英軍俘獲後供買票參觀,因無法忍受恥辱絕食而亡

裝進玻璃箱,供買票參觀

葉名琛城破被俘,登上了英軍的“無畏號”戰艦,在艦上被英軍以理相待,畢竟是堂堂一國邊疆重城。經過四十八天的航行之後,無畏號成功抵達印度加爾各答。原本以為是要見英國女王的葉名琛被要求換好朝服,前往覲見。本著想要和英王理論一番的葉名琛也是欣然答應。但他不知道的是,當他換好朝服之時,等來的並不是英王的接見,而是一大口玻璃箱。就這樣葉名琛被塞進玻璃相中,360度無死角的供人參觀,而他本人則被要求坐在玻璃房中出售門票,收取參觀自己的費用,這對於堂堂大清邊疆重臣來說,簡直是一種天大的恥辱。

在返鄉無望,又無法見到英女王的情況下,葉名琛選擇絕食以報效大清王朝。1859年4月9日,葉名琛因絕食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