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為何又又又出招救市?最嚴監管鬆動,銀行槓桿率放寬

當地時間1日美聯儲宣佈暫時放寬對大型銀行的槓桿率規定,緩解美國國債市場的壓力,鼓勵銀行繼續擴大向家庭和企業提供信貸。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美國政府債券的流動性狀況正“迅速惡化”,隨著人們避開高風險投資,銀行看到客戶存款大幅增加。最終的結果是,為了遵守資本金相關規定,銀行可能被迫拋售收益率較低的國債、放緩放貸規模。

此次美聯儲決定對其補充槓桿率規定進行臨時調整,大型銀行在計算其補充性槓桿率的時候,可以將持有的美國國債和存款從中剔除,這樣銀行可以被允許承擔更多的槓桿,減輕國債市場壓力。補充槓桿率一般適用於合併資產總額超過2500億美元的金融機構,規則要求它們的最低槓桿率為3%(以它們的總槓桿敞口衡量)。

本次變化將使金融機構的一級資本規定暫時降低約2%。美聯儲稱,規則允許銀行機構適當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繼續發揮金融中介的作用。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皮爾斯(Micheal Pearc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採取行動,以提高市場的流動性,這似乎有助於緩解人們對更系統性問題的擔憂,再加上美國政府2萬億財政刺激計劃,這些將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經濟衰退雪上加霜,甚至演變成金融或銀行業危機。

美聯儲為何又又又出招救市?最嚴監管鬆動,銀行槓桿率放寬

進一步釋放銀行資本金

回顧歷史,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美國通過了針對金融機構監管的《多德-弗蘭克法案》,這也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金融監管體系力度最大的改革。法案中涉及擴大監管機構權力、限制大型銀行投機性及衍生品交易、提高資本金和槓桿率標準等多項新規。根據美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數據,過去10年美國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增長超過1倍,槓桿率則降至了2008年的一半以下。

3月以來,美聯儲連續推出包括降息、量化寬鬆、貨幣互換、信貸工具等多項措施為市場提高流動性和信貸支持。然而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令恐慌情緒捲土重來,拋售潮引發的流動性危機甚至波及了被視為安全資產的公債市場。

瑞士信貸宏觀分析師波扎爾(Zoltan Pozsar)指出,監管機構修改槓桿率限制和會計規則非常關鍵,這可以進一步釋放銀行資本金。在此之前,雖然美聯儲推出多項措施提高市場流動性,大型銀行仍受到資本充足率的限制,無法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限制了擴大貸款的空間。

本週第二次推出針對國債市場流動性的政策

這已經是本週美聯儲第二次推出針對國債市場流動性的政策。3月31日,美聯儲宣佈啟動針對外國央行的回購工具FIMA Repo Facility(海外和國際貨幣機構臨時回購協議機制),以應對“美元荒”產生的美債拋售壓力。

該機制將使FIMA賬戶持有人能夠與美聯儲訂立回購協議,允許暫時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庫券與美聯儲交換為美元,然後可以將其提供給其轄區內的機構使用。除了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證券外,該工具還應提供替代性的美元臨時資金來源,從而有助於支持美國國債市場的平穩運轉。

根據美聯儲的每週託管數據,外國官方持有者在截至3月25日的三週時間裡拋售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有望創下最大單月拋售額。有做市商透露,受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因素影響,依賴石油出口的部分亞洲經濟體一直在出售美債。

法國興業銀行美國利率策略主管拉賈帕(Subadra Rajappa)表示,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各國央行正在尋求出售以獲取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他們需要獲得美元來完成市場交易,流動性最高的美債因此成為了拋售對象。

皮爾斯認為,疫情迅速傳播僅僅幾周的時間,感覺好像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他預期美國政府對民眾生活的限制隔離措施將在二季度大部分時間內繼續施行,這將導致的結果是當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出現年率高達40%的下滑,並造成1500萬人失去工作崗位,這意味著失業率將從最近50年的低點升至大蕭條以來的最高點。

對於未來的復甦前景,皮爾斯認為可能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美國經濟才能恢復到之前GDP的增長水平,而且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永久性的產出損失,相對較高的失業率將持續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