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正說—楚漢爭霸項羽要烹劉邦父親。項羽終為霸王,難成帝王

公元前203年,楚漢相爭,劉邦和項羽在廣武駐軍對峙已達數月之久了,項羽這邊是久攻不下,劉邦則“無賴”本色到底,堅守不出,避而不打。而此時韓信在北邊攻城破敵,打的正歡,此時被劉邦拖延的越久,形式對項羽越不利。更糟糕的是當時敖倉被漢軍佔領,糧草補給十分近便,而項羽的糧草都要靠千里之外的彭城補給,運輸線還經常受到的兩千年前的“游擊戰專家”彭越的騷擾,糧草補給十分困難。

歷史正說—楚漢爭霸項羽要烹劉邦父親。項羽終為霸王,難成帝王

為此,項羽想到一個“高招”,在楚軍軍營前面架起一座高臺,支起鍋,並且綁縛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準備要烹殺他,以求跟劉邦速速決戰。可惜不管項羽怎麼吆喝,劉邦就是不決戰,還說“我和你曾經一起在楚懷王面前結拜為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如果烹殺了,也分我一杯羹吧!”項羽可沒考慮到這一出,旁邊的項伯趁機勸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羽還不肯罷休,估計想到這傢伙怎麼不按劇本來呢?於是又對劉邦說:“現在天下英雄就就咱兩,我們來單挑吧,不要苦了天下子民,這樣多好,簡單快捷。”劉邦都要驚到了,這是什麼邏輯?叫我和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單挑,只好拒絕三連了,“不來!不要!我們不約!”,還笑道 “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羽見劉邦根本不按劇本來,只好作罷。

歷史正說—楚漢爭霸項羽要烹劉邦父親。項羽終為霸王,難成帝王

這段歷史,來自《項羽本紀》。從這個故事裡可以看出項羽是真的只可以做一個霸王,但是難成一個帝王。

歷史正說—楚漢爭霸項羽要烹劉邦父親。項羽終為霸王,難成帝王

其一,想出“烹父”這種點子,不說其作為楚國貴族擁有的涵養所不恥,就算是平頭百姓也覺得臉上蒙羞,且當時項羽作為爭奪天下的雄主,這種做法,不僅讓天下人恥笑,更讓天下人驚恐於他的霸道暴虐!讓人看到項羽威懾,恐嚇,治國之道原來也僅憑霸道。

其二,政治素養不足。“烹父”和“單挑”的行為,讓人覺得項羽把你死我活的鬥爭看的如此單純,既不去拉攏盟友,也不去離間敵人,只有打仗點滿了天賦。

其三,感情用事。從他想出這個點子,可以看出項羽自己是認可這一套的,這是為什麼許多人死心踏地跟隨他的原因,但感情用事意味也著不確定,他可以因為自己喜歡而給以高官厚祿,也會因為些許嫉恨而刁難打擊。但在他那個位置,無論對待敵人還是朋友,都隨感情左右,喜怒都形於色,讓大家心裡都戰戰兢兢,惶恐終日。

歷史正說—楚漢爭霸項羽要烹劉邦父親。項羽終為霸王,難成帝王

《史記》司馬遷評價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所以呀,項羽呀最終只能成為霸王,而難成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