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與每個人都有關,襄陽市這個排名位列全國第四

疫情期間,大量的工業企業因為防控需要按下暫停鍵後,本市空氣質量也大幅提升,前三個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本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第四。

好消息!與每個人都有關,襄陽市這個排名位列全國第四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市PM10累計濃度均值同比下降40.3%;PM2.5同比下降33.7%;累計優良天數62天,同比增加29天,取得大氣環境治理的良好開局。根據生態環境部公佈的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排名中,本市和荊州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三名。而這一數據也進一步印證了,工業企業排汙、機動車尾氣、外來輸入仍是本市大氣環境的主要汙染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受暖冬影響,氣溫大幅上升,尤其是進入四月份以來,本市的空氣質量出現波動,主要是受到臭氧汙染上升的影響。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丁超介紹,今年臭氧汙染可謂來勢洶洶, 1月份臭氧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3月17日我市已出現首要汙染物為臭氧的天氣,比去年提前3天。

雖然本市的工業企業正處於復工復產的重要階段,不過生態環境保護也一樣不容忽視。今年又恰逢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市將繼續推動“散亂汙”企業的治理力度,大力開展機動車尾氣汙染防治,同時結合當前的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城鄉面源汙染,提升科學治霾的水平。

丁超介紹,目前通過初步排查,我市共有各類工業爐窯500臺左右,今年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將在對工業爐窯進行全面排查基礎上,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則進行分類整治。

同時,本市將嚴格按照《襄陽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每月對各縣(市、區)、開發區進行評分考核,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強力推進重點汙染源治理專項行動,持續改善全市空氣質量。

丁超介紹,今年,他們將聘請國家級大氣治理專家團隊,為襄陽大氣汙染“把脈問診”“出謀劃策”,著力解決空氣質量改善的瓶頸性問題,進一步提升我市大氣環境改善的系統性、科學性、精準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