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網吧行業正在進行一輪優勝劣汰的大逃殺。疫情只是催化了這場賽程的加速。當一個行業步入衰退期,企業對自我的升級成為自救關鍵,一場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配位的刷新勢在必行。


來源:極客公園(ID:geekpark)

作者:萬鳴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是全國網吧全面停業的第 81 天,一條熱搜出現在新浪微博,詢問「網吧什麼時候開門」。


據瞭解,清明假期前後,部分地區的網吧曾小範圍恢復營業,考慮到目前全國疫情還處在防控階段,又被叫停。疫情期間壓抑的遊戲娛樂需求,形成熱搜出現在網絡上。


只是需求之下,網吧行業卻在疫情期間經歷了新一輪行業洗牌。一位網吧店主告訴極客公園,多數線下店於今年除夕前後停業,什麼時候重新開張還不確定,這段時間通常是網吧的經營旺季,春節加上寒假的營收可能佔全年 30%,全都打水漂了。


春節期間,網吧會籌備促銷活動,舉辦熱門遊戲的電競比賽。物料展板、裝設擺設、海報都是提前備好的,這些投入也因為停業成為沉默成本。除卻網費、店面租金、人員工資等日常開銷外,為做好防疫工作,消毒清潔、安全防護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重慶電競協會常務理事餘博向極客公園介紹,一家擁有一百臺電腦的網吧,其基本的運營費用是七八萬,如果是稍微高檔一些的會是十到十二萬。因為長時間入不敷出,不少網吧業主選擇徹底閉店。餘博說,至少他了解的,重慶市區不下二十家網吧正在轉手。


網吧是一個頗具歷史感的行業,興起於 2000 年前後,隨著互聯網和家用電腦全面普及而開始走向下坡路,近幾年一直在謀求轉型,改頭換面成網咖、電競館。一位業內人士卻評價,無論叫什麼,多數門店本質上還是提供簡單的上機服務。


作為端遊的線下體驗店,近年來端遊已經鮮有現象級新作,反觀移動手遊佳作頻出,網吧在內容側可能「斷糧」。此外,隨著手遊館、桌遊店、密室逃脫主題館增多,線下娛樂的消費場景細化,網吧在消費側又面臨用戶分流問題。網吧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縮窄。


起步、成長、成熟、衰退,這是一家公司發展的生命週期。一個行業的變化亦然。網吧正在步入衰退期。這個行業該如何找到它下一個增長點,進而實現自救?白夜電競董事長蘇建告訴極客公園,將服務與需求配位,將線下消費場景與電競結合做升級,或許是一劑良藥。


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


2000 年,蘇建在北京延慶區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網吧,二十多臺機位座無虛席,每天的流水大幾千,超過了父母當時的月薪。即便經歷 2003 年非典,這個行業也沒受到重創。


蘇建記得,非典時期網吧全面停業也是在三月,直到六月底才得以解禁。當年傳奇、天堂等一批國產端遊火熱,復業之後,網吧迎來了一陣子報復性消費。可今非昔比。看到新聞說《王者榮耀》春節一天的流水破 20 億,蘇建甚至感到焦慮,擔憂端遊玩家們是否會在疫情期間習慣了手遊,之後就不來門店消費了。


2012 年,無論全國的網吧數量,還是營收規模都達到了峰值。從這時起,網吧也開始一輪裝修升級。各家開始比拼整潔度、舒適度,除了機位,還開闢了餐吧水吧。網吧變成了網咖,直到 2014 年,網吧行業從成熟期轉向衰退期,2017 年全國網吧數量出現負增長。


為了維護用戶粘性,蘇建和同事們策劃了一些小型線上互動。去年,魔獸世界懷舊服上線,吸引了不少老玩家迴歸網吧,是近兩年來為數不多能夠帶動客流的端遊。因此,疫情期間蘇建發起了一些公會活動,讓大夥兒跟著大神高手一起玩。此外,他們還會組織一些線上鬥地主等休閒類遊戲比賽。


一家網吧輻射的基本是方圓三五公里的住戶。在北京蘇建的白夜網咖有二十家,每家網吧的微信群百八號人彼此都相熟。端遊對電腦性能要求高。為了便利用戶在家上網,白夜還推出了電腦租賃服務,一共標準和豪華兩個配置,半月起租,價格三到五百不等。多數網吧在疫情期間推出了這個服務。


為了提高限制電腦的利用率,有些網吧老闆會將主機變成礦機,用來挖幣。考慮到挖幣對電腦性能有損害,蘇建並沒有這麼做。但他在租賃上花了心思。不同於別家的一次性服務,蘇建會在用戶返還電腦後,退回一半的費用作為網費充值。基本上是通過電腦租賃完成了預充值贈送的促銷。目的終究還是為了留住客戶。


疫情突如其來,固然讓網吧經營成為老大難問題,但蘇建也看到了利好的一面。平日為吸引客流,有些網吧喜歡打價格戰,引發惡性競爭,疫情會清退一批網吧行業的投機者。


在蘇建看來,網吧行業一直沒有核心競爭力。「可能最大的競爭力就是資金,你可以持續裝修,跟著主流硬件更新設配。」


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網吧行業又變天:疫情下的自救,只有靠電競?


服務與市場需求如何配位?


這些年,儘管從網吧一路升級成網咖,再到電競館,這個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大家做的無非都是在優化用戶的上網體驗,但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這種服務的價值屬性已然不高。在蘇建看來,網吧的出路之一是與電競深度結合。


過去,電競比賽對不少網吧老闆而言,「算是個雞肋」。生意火爆時,辦比賽佔用大量機位影響正常運營。獎金太少了,用戶參與積極性不高。獎金太多,又會吸引一批賞金獵手型玩家入場,打完比賽賺到獎金後就走了,既沒起到拉新效果,還傷害了網吧老用戶的體驗。


蘇建接觸過的一家連鎖網咖也遇到了類似處境。這家網咖在廈門,為了做差異化,老闆將門店升級成電競館,也會舉辦一些比賽。可是經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效果並不理想,「營收沒什麼變化,甚至還不如隔壁沒有升級的網咖好。老闆就比較迷茫了。」在蘇建看來,這類形式的電競館實際就是個電競主題的網咖,跟普通網咖並沒有太多區別。


於是,蘇建和同事為這家網吧進行的深度改造,主要是圍繞電競搭建一套完整的體系,涉及賽事策劃,電競資源對接能力等。「以前網咖辦比賽,很難拿到更多資源,對接的往往是一些代理商、廣告公司,合作的方式也很有限,比如機器、機房租賃等等,」蘇建介紹。


這種電競館轉型的思路是,在現有上機用戶市場縮窄的情況下,提高自身電競賽事策劃的整體實力,並且能夠承接來自遊戲公司、大型企業、商超在當地舉辦比賽的需求,拓寬 B 端市場的服務能力。此外,目前北京、上海、海南多地都出臺了電競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網咖的升級也需要和這些利好政策對齊。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這類轉型的瓶頸之一是專業人才缺失。針對單店店長的能力需求,已不再是管理門店日常經營,還涉及電競賽事策劃、營銷傳播等多種需求。一位網咖老闆告訴極客公園,疫情期間,他就在組織店長和員工集體上網課,提高相關的專業知識。


網吧行業正在進行一輪優勝劣汰的大逃殺。疫情只是催化了這場賽程的加速。當一個行業步入衰退期,企業對自我的升級成為自救關鍵,一場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配位的刷新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