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我身邊有幾位孟姓好朋友,有名憲字的,有名慶字的,有名繁字的,即便遇到同姓的陌生人,也會從名字中清楚彼此之間的輩分,十分尊重,又十分親密,因為天下孟姓是一家。這讓我想起孟姓人的一位先賢,名軻,人稱孟子,史稱亞聖。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山東鄒城就是亞聖故里,鄒城距離孔子故里曲阜僅相隔二十公里,卻鮮為人知,來此遊覽的人與曲阜相比更是相差萬分之一,但是亞聖的思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和閃光度卻是一樣一樣的。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疫情未結束,我的自駕遊模式已開啟,安全的問題是首選,把鄒城作為自駕遊的落腳點之一就是出於安全考慮。比起曲阜,鄒城的外來人少,遊客少。此外,就是受孟姓朋友之託,他們都沒來過鄒城,雖不是孟子的嫡傳後人,但是天下孟姓是一家,作為亞聖的後人,那也是很光鮮的大姓。

孟廟始建於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為歷代祭祀戰國思想家孟子之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五進院落,分東、中、西三路,有亞聖殿、啟聖殿、孟母殿、致嚴堂等殿宇64間。孟廟的佈局秉承了明清古建築的特點,中規中矩,南北為一條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配列。逐院前進,錯落有致,起伏參差,院院不同、各具格局。現在之孟廟亦非宋宣和建廟之舊觀,歷經金、元、明、清數十次重修和擴建,才具有現在的規模。


鄒城亞聖故里也有孟廟、孟府、孟林,雖不及曲阜孔家那麼恢弘氣派,但是在我心中的神聖感一點都不遜色。憑著遼寧省旅遊攝影協會會員證,我們享受了一次免票的福利,經打聽得知,全國孟姓人員持身份證來此遊覽也是免票的。

驗過體溫和魯通碼,移步孟廟,首先經過的是欞星門。在孔廟和全國各地的文廟都會有欞星門,“欞星”即指天上的天鎮星,天子祭天必先祭欞星,孟廟第一道門以“欞星”命名,含有尊聖如天之意。

門內東西各建一座斗拱承託的木坊,左為“繼往聖”、右為“開來學”,以表彰孟軻對儒學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功績。上述三座木架結構的門坊為清康熙年間重修孟廟時所建。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亞聖坊”為孟廟第二道門坊。這座門坊為四柱三門,柱八稜,頂端裝飾古瓶、朵雲,類似華表。坊額正中刻楷書“亞聖廟”三字;東側門楣坊心線刻雲龍;兩側坊心線刻長有雙翼展翅飛翔於流雲之中的翼龍。石坊東側豎有萬曆九年所立《鄒國亞聖公廟》碑一幢。由此可知,這座門坊原為明代的孟廟大門,其建坊年代,當在立碑之前。穿過亞聖廟石坊,便進入了孟廟的第二進院落。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越過“儀門”便是孟廟的第三進院落。步入其中就進入到了一片肅穆的天地,四周是蒼勁的檜柏,它們的身體筆直,但是枝幹虯枝盤旋,形態各異,每一枝都彷彿在訴說著什麼。

孟廟古樹是孟廟一大奇觀。廟內共有各種樹木多達430多株,多為古老的松檜和側柏,又有銀杏、古槐、紫藤等點綴其間。這些樹木,冬夏長青,形狀特殊別致,如虯如龍,如獸如鳳,千奇百怪,姿態各異。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而翱翔棲息於古木中的各類飛鳥,亦是孟廟一景。古木森蔚的孟廟內,各種鳥類群集於此。尤以灰鶴居多,數以千計。每逢夏季,遊覽於孟廟之內,觀古樹雲鶴,聽松濤轟鳴,聞樸面清香,真讓人心曠神怡。尤其古柏抱槐、藤系銀杏、檜寓枸杞、洞槐望月,被譽為孟廟“古樹四奇”。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院內東西各建一門,是平常出入孟廟的通道。東西門原名為“鍾靈門”、“毓秀門”,清乾隆四年重修孟廟時改稱為“知言門”、“養氣門”。取義於孟子“淫辭知其蔽……”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承聖門前有一座高大的碑亭,重簷斗拱,琉璃碧瓦,貼金彩繪,富麗堂皇。亭內放置清代康熙《御製孟子廟碑》一幢,故名:康熙御筆亭。碑額浮雕泰山祥雲、二龍戲珠,雕刻技藝精湛,形象逼真。碑座為一巨大怪獸,獅頭、龜背、鷹爪、蛇尾。這是孟廟中現存最大一塊石碑。碑文字體工整秀麗,為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清聖祖玄燁御筆親書。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按照參觀路線我們沒有進入承聖門,而是看完御碑亭後向右轉,此處豎有《孟母斷機處》、《子思作中庸處》、《孟母三遷祠》和乾隆皇帝的《述聖子思子贊》及《述聖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數幢。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經過啟賢門,甬道兩側碑碣林立,是孟廟各類石碑集中存放的地方,俗稱“孟廟碑林”。此碑林保存孟廟歷代碑碣280多塊。從年代上分,有秦、漢、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從字體上分,有篆、隸、行、草、楷書等;從文字種類上分,除漢字外,還有蒙文(元代八思巴文);從形式上分,有文言亦有白話,有文字亦有圖畫;從內容上分,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震災害等各方面的記述。孟廟碑林實為研究我國文字沿革變化和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及書法藝術發展變化的珍貴資料,是我國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廟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這些碑刻,深受歷代文人學者所重視。其中最有價值的是西漢《萊子侯刻石》,亦稱《天鳳刻石》。另外,如漢代《石牆村刻石》、元代仿刻《李斯小篆·秦嶧山碑》、西晉《劉寶墓誌銘》、唐歐陽詢書《蘇玉華墓誌銘》、明董其昌《題孟廟古檜一首》詩碑等,都是世所罕見的稀有珍品。碑林中,宋元豐六年(1083年),封贈孟軻的《尚書省牒文碑》、宋宣和四年(1122年)《先師鄒國公孟子廟記》碑,對研究考證孟子的封贈及孟廟變遷歷史是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由碑林左轉進入孟廟的第四進院落,也是中心院落,孟廟的主體建築“亞聖殿”就坐落在院中高臺(即露臺)之上,亞聖殿前建有“東廡”和“西廡”各七楹。

亞聖殿高17米,進深20.48米,橫寬27.7米,是一座綠色琉璃瓦覆頂、重簷歇山式宮殿型建築。大殿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因地震而倒塌。現存之大殿系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重建,後又經過十數次重修,始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畫棟雕樑、重簷飛翹、歇山轉角、丹薨碧瓦的宏偉建築。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殿之正面朱槅並列,正中門額上懸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殿內承以8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兩柱正面凸鐫一副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禹顏。門匾和對聯均為乾隆皇帝手書。大殿正面重簷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四周環繞以精雕的5條金龍。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大殿正中,在雕龍貼金的神龕內,供奉著袞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孟子塑像在“文革”期間被毀,1986年重塑恢復如舊。東側神龕內,供奉著孟子弟子利國侯樂正子的塑像。樂正子,複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三月十四日被封為利國侯。朝廷封侯詔旨稱樂正子“學古之道好善,優於天下,追以侯爵,其配食焉。斯文之光,萬古不泯。”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鄒縣令胡繼先編纂的《鄒志》中,記述樂正子,“孟子曾以‘善人’、‘信人’稱之。嘗仕魯,薦孟子不果。魯欲使之為政,孟子聞之喜而不寐焉”。進入殿內,使人頓有肅穆之感,而生景仰之情。抬頭仰視團龍彩繪的承塵藻井,矞皇輝奐。在藻井之下,橫懸清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金匾一塊。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大殿四周,列有擎簷的巨型石柱26根,每柱都呈八角形。柱下以石鼓為礎,彭下又以石刻覆蓮作承託。據考證,石刻覆蓮是宋代建造此殿時所刻制,而巨型石柱則為明代維修此殿時所制。殿前廊簷下的8根石柱,都飾以淺浮雕,殿門兩側4柱正南面鐫刻翼龍在雲中翱翔,栩栩如生,世所罕見。它雖不及孔廟大成殿那麼華麗,但也是古樸真摯。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各面刻有寶相牡丹或纏枝西番蓮花。殿簷下的梁坊斗拱皆飾以雲龍和彩繪貼金工藝,可謂精美絕倫!宏偉壯觀的亞聖殿,除用於紀念孟子之外,還是一處集古代建築、雕刻、鑄造、繪畫於一體的藝術博物館。它既有創建時的石刻覆蓮柱礎,也有明代大修時增添的減地淺線雕刻石柱,又有清康熙年間重建的木架結構,可謂古代建築之典範。它與曲阜孔廟的“大成殿”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院內甬道東邊建有“乾隆御碑亭”一座,為單簷斗拱、黃色琉璃瓦覆頂的方形建築,亭內立有乾隆皇帝手書《亞聖孟子贊碑》。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亞聖殿的後面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增修孟廟時的“寢殿”,是祭祀孟子夫人田氏的專祠。殿內供奉“亞聖夫人田氏之位”的木製牌位。殿前露臺之下甬道右側豎有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同時鐫刻八思巴文和漢文互相對照的褒崇孟子父母的《皇帝聖旨碑》。露臺和甬道之上有三棵古檜樹,為北宋宣和年間所植,距今已九百年,雖然歷經風雨雷電和兵火戰亂的侵襲摧殘,依然是枝幹挺拔,蒼鬱茂盛。在樹幹上一簇簇嫩綠的新葉十分惹眼,原來是小鳥遺落的樹種在老樹上生根發芽。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觀賞這些姿態奇異氣勢雄偉的古老松檜,置身於這個肅穆森森的環境中,欣賞著這些古樹凌霜不凋的秀色,堅貞獨立的氣概,很容易聯想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言,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孟府是孟子後裔的宅第,位於孟廟西側,出孟廟就是。孟府為六進院落,殿堂門廡148間,前為官衙,後為住宅。 孟廟是一處長方形、具有五進院落的古建築群。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在明代以前,孟子後裔嫡系長子襲封鄒縣主薄。主薄相當於實職的副縣級官員,從那時代開始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以後從未間斷,到了民國,改稱“奉祀官”。“五經博士”和“奉祀官”都是虛職,雖是八品。卻沒有實際權力,其主要指責是:看護維修林廟,祭祀先祖,弘揚儒家文化,按說孟家世襲的“翰林院五經博士”,其爵位並不高,但世代相襲,世代顯赫,而且經歷七八百年不衰,這樣的貴族世家就少見了。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四月初,孟府的玉蘭花盛開,沒有遊人,陽光正暖,十分安詳。這樣的氛圍適合懷古,亞聖的智慧一下子在心中清晰起來。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孫子)的門人(門人指學習於某人的弟子)。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亞聖的這些話語,至今都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治國、奮鬥的思想。

而我更喜歡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句名言。中央黨校在80年校慶時更是重提這句話,寄予期望:在新時期,領導幹部面臨的急難險重任務多,誘惑也多,如何能處順境不驕,處逆境不怨,首先要問問自己心中的“道義之錨”在哪裡?這樣的思想和標準雖經歷二千餘年,仍然對中國人有著鮮明的指引。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孟林亦稱亞聖林,是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祭田墓地已達一萬餘畝。林內現存柏、檜、柞、楊、榆、楸、槐、楓、楷等壹萬餘株,多為金、元、明、清各代所植,至今近千年。孟林四面環山近水、古柏參天、蔚然深秀。

我們來的時候雖是午後,但是當地孟子後裔有清明下葬的習俗,不適宜外族人進入,所以只能在大門處留步了!

自駕車指南:G3京臺(京福)高速--鄒城出口下--342省道向西行駛--至104國道南行約1公里(有景區指示牌)--唐王湖處西行約100米--孟府孟廟景區,孟林距離縣城約有10公里,下高速後約需20分鐘車程可達。

疫情未了,自駕遊打卡亞聖故里,千年思想仍放光芒#解鎖周邊遊#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

本圖文為作者@官子旅行 原創,拍片碼字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商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