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陳是一位年輕的媽媽,曾經有個2歲的女兒。有一天,她帶女兒出門玩的時候就被人販子盯上了,而且趁小陳不備,拐走了自己的女兒,怎麼找都找不到女兒的小陳立馬報警,無奈3年過去了,都沒有任何結果。

但小陳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這3年來都會到女兒不見的街道找一找,另外還會跟著其他被拐家長卻偏遠山區找孩子,而就在這次,小陳在路上居然見到了自己的女兒,女兒同樣也認出了小陳,連忙跑過去喊她媽媽,不過小陳卻對被拐3年的女兒說:"我不是你媽"。不過並不是小陳不認自己的女兒了,是因為她發現,這一路上都有不少的人販子在盯著,如果貿然認女兒並且帶走她的話,肯定會出現危險的,所以小陳只能先暫時離開,再找機會報警,而警察在接到小陳的報警後,對小陳說:"做得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孩子的安全,後來警察也成功解救了小陳的女兒和其他被拐孩子,小陳一家人終於得以團聚。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01

為什麼孩子容易被拐?

一點是家長對孩子在建立危機意識這方面的培養薄弱,比如去到人員密集的地方,要緊跟家長身邊,抓住家長的衣服或者手,絕對不能亂跑,另外走失後也要找到廣播前臺或者保安尋求幫助,或者站在原地等待,而不能隨意跑動,並且要牢記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信息,不能隨意相信陌生人,跟隨陌生人離開;第二點是在孩子走失後,自亂陣腳,只顧自我譴責,從而會錯過最佳營救時間。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02

發現孩子丟失後怎麼辦?

1、及時報警,調取監控錄像

在發現孩子走失後,家長要立刻返回剛才與孩子走失的地方,沿路尋找,如果是在商場彙總其他人流密集的地方,則先到附近的廣播點發送相應尋人廣播,並且立刻報警,調取商場監控錄像,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2、就近尋求幫助

如果不是在人員密集的區域,在發現孩子走失後,發動周圍群眾的力量尋找孩子,如果在15分鐘之內沒有找到孩子,則立刻報警,並且保持手機暢通狀態。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03

家長怎麼避免孩子發生這樣的意外?

1、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

孩子需要有樂於助人的意識,但是提供的幫助,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哦。告訴小朋友,比你強壯的人,和比你年齡大的大人,是不會向你一個小孩子求助的,如果你想幫他,你就像警察叔叔或者老師求助,讓他們這些大人去幫助別人哦,從小要給小朋友梳理危機意識,並不是所有大人都是善良的哦。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2、讓孩子牢記家庭信息

平時讓小朋友們一定要牢記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以及自己的家庭信息,走失後去尋找警察叔叔或者商場人員,廣播通知家人來尋找,自己千萬不能亂跑哦,也不能隨便尋找一個陌生人求助。

3、平時和孩子玩扮演遊戲,增強他的防範意識

家長們可以和小朋友玩角色扮演遊戲,教孩子如何解決相應問題。例如:在公園裡,有陌生人想要問你問題或者靠近你,你要趕緊停下在做的事情,和他保持距離哦,或者大聲向其他大人求助;如果在商城裡,你要問陌生人問題,也要保持距離,如果他不斷向你靠近,就要跑向店員,尋求幫助。

“我不是你媽”,媽媽街頭拒認被拐3年女兒,警察卻說:做得對

總結:為人父母則為之計深遠,除了讓孩子們擁有好的生活環境之外,作為家長也要跟孩子溝通世界上的陷阱,讓他們提高危機意識,家長本身也要增強危機意識,讓壞人沒有可趁之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E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