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外賣小哥貼心服務暖人心

北京市商務局日前披露,目前美團、餓了麼等重點外賣平臺在北京的1500多個站點已恢復營業,站點復工率超過93%,約有5.4萬名外賣小哥為居民提供配送服務,人員復工率超過85%,日均配送單量恢復至春節前的七成左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線下配送體系的不斷完善,外賣正為更多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務。在疫情期間,外賣配送業務運行安全有序,一些外賣小哥在服務消費者的同時也帶去了貼心的溫暖。

美團騎手高治曉就因為其在疫期的表現近期登上了《時代週刊》。“都是大額訂單,以前幾百塊的訂單是很少的,但疫情期間上千元的訂單都有。”高治曉表示,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筆價值上千元的外賣單,“超市裡的瓜果蔬菜、肥牛羊肉,以及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高治曉外賣車上的保溫配送箱和腳下能放的空地都擺滿了東西,兩個車把手也都掛滿了東西,但一趟還是送不完,只好先給顧客送上門後再回超市拿剩下的貨物。

疫情期間等出餐也讓高治曉和同行們深感不同。以往,他們會在餐廳內等待取貨,但疫情中,外賣都實行“無接觸”配送服務,他們只能到指定的地點等待,再送到小區門口的外賣架上通知顧客來拿,如果小區沒有外賣點,就要一直等到顧客出現。高治曉記得,自己等待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半個多小時。

除了送吃的用的,高治曉在疫情期間還接到了去定點隔離醫院開胰島素的訂單,送達後,他發現下單的是一位獨居老人。高治曉在空閒時間給老人做了飯、收拾了屋子,併為老人倒了垃圾。

此後,高治曉還接到過另一筆來自這家醫院的訂單,顧客要求將一根充電線送到該醫院的呼吸感染科,接單後的聯繫中,高治曉得知這是一名確診患者,怕和家人失去聯繫。“他說沒人願意接他的訂單,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幸好我願意給他送過去”。

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揚敬業精神的外賣小哥並不只有高治曉。餓了麼騎手、退伍軍人方長江奔波兩小時只為幫客戶購買一盒救命藥;餓了麼騎手張小剛自購防護服為在醫院隔離的人們送餐;盒馬騎手馬振華在1月25日到3月12日的46天裡送單2680單,在主管強行讓他休息的情況下,只休息了1天……

據瞭解,疫情期間,外賣企業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重點外賣企業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快遞和送餐人員防控指引(2.0版)》有關要求,制定了防疫安全運營工作方案,從人員復工、集中住宿、安全作業、軌跡追蹤等方面,全力做好騎手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通過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模式,按照客戶要求將商品放在指定位置或無人貨架上,減少與客戶直接接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2月15日至今,北京市重點外賣企業配送業務5456.82萬單,日均單量103萬單,4月份日均單量已上升至131萬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