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二十幾歲女孩懶惰,得過且過!她三十幾歲會改變嗎?

四川達州方言小萬


針對女孩二十幾歲懶惰,到了三十幾歲會不會改變?我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大家分享一下。

真實的事例,女孩今年三十歲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第一個孩子今年就已經6歲了,小的才1歲多,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做月子的一個月,孩子跟著她身邊睡了一個星期吧,就不讓孩子跟她睡覺了,孩子跟著外婆外公睡,要吃奶了,就把孩子抱過去讓她喂完奶後,讓我們趕快抱走,晚上不哄孩子,白天更不哄孩子,大的兩歲的時候想媽媽,跑到媽媽身邊,她總是吵孩子,推拉孩子,孩子如果還想纏著她,她就會動手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只有跑到外公外婆身邊撒撒嬌了,孩子跑到外公外婆身邊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她不帶孩子,也從不做家務,更不願意上班,每天吃了飯就是睡覺,除了睡覺就是玩手機,並且她的脾氣還挺大的,比如:外婆哄孩子又要做飯洗衣服,做家務,她還嫌棄這裡沒做好,那裡沒做好,孩子又不哄,孩子哭了她還發脾氣說,有時候大發雷霆,當媽的為女兒付出這麼多,一點感激之情都沒有,更別說感恩之心了。母女倆個人為此也經常吵架,不光吵架,有時候她們母女倆個大打出手,已經有很多次了。

在她婆家,跟婆家人更是死對頭,從不幫忙做家務,從不哄孩子,婆媳也經常大吵大鬧,所以,她就乾脆回孃家長期生活,無論怎樣跟她說,讓她找工作去上班,就是不去,嘴上說說找到好工作再說,平時她說起事情來一套一套的,懶惰讓人無法想象,她自己臥室床上也從來不收拾撿撿,像豬窩一樣亂七八糟。

現在已三十歲了,依然我行我素,不收斂一點,父母擔心她以後的路怎麼樣往下走啊?兩個孩子以後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呢?

她現在已經離婚了,孩子她也不要,不知道她將來要怎麼樣?父母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還要上班供養她……孩子她不要,但是,孩子還要跟著外公外婆,離婚了一邊一個孩子,兩老整天以淚洗面,抱著外甥總是情不自禁……



泥土與自然


不太好改變,習慣一旦養成,改變起來真的很不容易。除非她自己願意改變,否則很難改變,只能影響她改變。當然如果她遇到一個真正喜歡的人,怕他會因為她的懶惰離開她,興許會改變懶惰的習慣吧!


曉華說情感


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二分法來解決。

一方面是二十幾歲懶惰和得過且過的原因。

有的女孩子因為從小嬌生慣養,事事都有人包辦,不需要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種不思進取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根本不需要用力的生活,那就等著就好了。

如果她自己沒有危機感,完全沒有心理壓力和矛盾衝突,各方面都能夠健康發展,為什麼不能這樣安逸得生活下去呢?難道人生天生就一定要受苦和努力嗎?

聖經馬太福音6:26 中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有的女孩子懶惰、得過且過,並不是內心不願意付出,而是沒有方向,沒有興趣,缺乏目標,沒有意義感,其實內心是很糾結的。

年輕就是資本,用來揮霍固然可惜,但要知道這也是在透支時間,就像用信用卡消費,遲早會資本越來越少,該還還是要還的,額度也是有限的,不用讓你無限制地揮霍下去,生活終會將你當頭擊醒。

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有些事情不是親身經歷無法悟到生命的真諦,讓她自己成長吧!

第二方面是三十幾歲是否能改變?答案一樣是不確定的。

《論語·里仁第四》中有這樣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文面意思是說一個人早上明白了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其實涵義是很廣,就是明白一個道理可能就在一瞬間醒悟了,死既是生,明白了之前的錯誤,獲得新生也可以只在一朝一夕之間。誰能說一定要過幾年後三十幾歲才能改變?

活了一把年紀仍不懂世事的人大有人在,誰又能說三十幾歲就一定能改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