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好詩,你認為富含哲理卻淺溼易懂好,還是死扣韻律、力求生僻艱澀、典故高深更佳?

地球歷險1號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如何看待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的內容和形式的問題,是一個文學評論問題。

詩歌是人類最早的文學樣式之一,中國詩歌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有文字記載以來,從最早的《擊埌歌》到詩騷,到唐宋詩詞,到“五四”新文化,到當代的詩詞歌賦,都無不放射著熣燦的文學光彩,反映了時代特徵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訴求和嚮往。

詩歌的流派和形式雖然紛雜繁多,但對詩歌的賞析與評論的標準則基本上是一致的。一是看內容,二是看形式,好的詩歌則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古人明白如話的好詩詞真是舉不勝舉,代表人物要算是白居易了,而引經據典,艱澀難懂的確也不少,宋代有個叫姜夔的人,也是一個名家,他寫的詞,沒有一句是不用典的。去年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競賽中,55首口語詩獲獎,33首舊體詩獲獎,一首幾乎每句引典的舊體詩《鏡與燈》,還獲得了特等獎。可見,詩詞的優劣是不能簡單的用體裁或是否用典來判斷了。

當然,詩詞還有個受眾問題,也就是寫給什麼人看的問題。構成社會的人群是複雜的,詩詞的內容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內容健康,意境優美,能為大眾認可接受的都算是好詩詞,否則,內容惡劣或沒有內容,只求形式,濫用典故,文字堆砌卻自為高雅的,都應當別論了。古人把內容空洞,沒有意境,只玩詞藻典故的東西比作“湯頭歌訣",實在是一妙喻。

詩詞,一切文學藝術,不論何種形式,凡是能反映社會生活,引導人們鞭打假醜惡,追求真善美的,都應當肯定,否則,就該揚棄它,這才是應有的正確態度。





柯仁


什麼是好詩?

詩詞是用精爍的詞語抒發情感,並與讀者產生共鳴的藝術形式,關鍵是有沒有讓讀者產生聯想,引發共鳴,結果也是見仁見智。總之一首好詩,之所以稱為好,不光是意境高,讀來郎朗上口,還應依照格律來填寫,寫一些生僻艱澀的詞字也行,只是看客覺得不容易懂,還要查字典,這樣子看的人就少了,點擊量也上不去。

當然加上典故,詩就更加顯得豐富,更有趣味性。

藝術來自於生活,描寫日常生活的詩句,通過藝術加工,常常鮮明如畫,由於是描寫生活,大家喜聞樂見也常常能與該者產生共鳴。

今獻揚韓若鑫的一首生活小詩以搏諸君一笑。

當年誤入小池塘,

越陷越深越迷茫。

幸卿相助登彼岸,

情深從此似汪洋。

這首詩沒有生僻艱澀的字詞,描寫由於誤入"小池塘"的無助,到得"卿"相助的脫離"小池塘",再到真心相守情深似海,讓人一看就懂,引人聯想,這首詩發表後引起了評論,褒貶有之。說明引起了討論產生了點擊量。

因此可以這麼說,所謂的好也是因人而論,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是讓大家評說吧!





揚韓若鑫


正在外村打短工,沒有時間回答你所提出的問答題,請涼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