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有一次上語文課,班上一個出名的搗蛋鬼不知為什麼不高興,一個勁兒用筆敲桌子,那“篤篤篤”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

我停下講課,用眼睛示意他注意自己的行為,然後繼續講課,誰知他毫不悔改,繼續敲桌子,這下我沒法上課了,對他不尊重老師的行為很惱火,於是說道:“李Y同學,請你停止敲桌子。下課後去一趟辦公室。”

下課後,他滿不在乎地來到辦公室站到我面前,也不出聲。

“我知道你的字寫得不錯,‘尊重’這倆字你會寫嗎?”

他詫異地看了我一眼,半天才說:“會。”

“那你給我寫下來。”

他遲疑了半天,才抓起筆寫了“尊重”。

“知道這倆字的含義嗎?”他點頭。

我很平和地說:“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老師尊重你,也希望你能尊重老師。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他又點頭。

從那以後,上語文課再沒見他違反紀律。後來在一次作文中,他這樣說:

“我是個硬性的人,脾氣上來了誰的話都不聽。那次語文課上違反紀律,老師讓我去辦公室,我以為也就是訓一頓寫份檢討,才不在乎呢,那些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了。沒想到老師並沒有那麼做,她只讓我寫‘尊重’兩個字,當時我提著筆好像抓著根柱子一樣重,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寫出那兩個字的。老師的話讓我明白了我的錯誤,我不尊重別人,別人怎麼會尊重我呢?我要做一個尊重別人也受人尊重的人。”

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一個不懂得尊重學生的老師,是難以走進學生心靈的。

上海建平中學前校長馮恩洪曾說:“真正有生命力的學校,是尊重人格的學校;我當過20年的班主任,太瞭解尊重學生人格的意義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說,關於“到達教育技巧的頂峰──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的境界”,“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極其簡單而又極其複雜的教育秘訣”,

“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

尊重學生要從細小處做起。

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例如,尊重學生的課間休息權。

課間十分鐘雖然短暫卻十分寶貴。它能調節學生的身心,有利於學生上好下一節課,有利於下節課教師的教學。不克扣學生的休息時間,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休息權和娛樂權的尊重,又體現了教師們在教學上的相互合作。

可我們就有這樣的老師:每課必拖,少則一兩分鐘,多則到下一節課開始。他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我是為了學生好啊,我想盡量給他們多講些,儘量讓他們都聽懂些;沒辦法,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緊,課堂容量大……

這樣的教師應該換位思考:

假如我是學生,一堂課坐下來,是不是也很累?是不是很想出去活動一下?當我目睹窗外蹦蹦跳跳的夥伴時,我的心是不是也飛走了?

這樣的教師應該自我反思:

經常性拖堂是不是也暴露了課前準備的不夠,備課質量的不高,駕馭的能力不強?

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再如,尊重學生的“話語權” 。

課堂上,常有老師想方設法地“啟發”學生,將極有創意的回答“修理”得與教參如出一轍;校園中,也有老師對學生講座、學生報刊的時尚 話題一概視為淺薄,厲聲制止,而後又抱怨學生素質太差。

果真是學生素質太差嗎?試想,如果學生的話語動輒遭到“修理”,這也不對,那也不行,課堂上誰又願意自討沒趣?

所以,為師者若想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應容許學生“犯合理的錯誤”,鼓勵有個性的聲音,少搞標準答案 “一刀切”,而是把學生看成有獨立人格、與老師平等的人。

這樣,自由開放的氣氛營造出來了,課堂上“萬馬齊喑”的局面也就消失了。

尊重學生的話語權,是為了瞭解新一代的語言文化,不斷豐富自己的“一桶水”。

當新生的一代就喬布斯、蘋果安卓、微博微信等侃侃而談時,我們的很多教師卻對此極為不屑,甘做“世紀遺民”,固守著陳詞濫調去訓導學生。如此拒絕時尚與現代,恐怕是不能站穩講臺的。

身為教師,融入學生的文化圈子並勇敢地與之同思考、共評析,方能真正盡到為師之道。

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又如,尊重學生的閱讀自主權。

李希貴老師說:“什麼年齡讀什麼書。”的確,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徵。

所以尊重學生的閱讀自主權,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規範學生的閱讀。

許多老師一提起閱讀就是讓學生讀名著,讀經典,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高品位、高格調的作品都塞給學生,也不管學生認知水平、人生經驗、審美能力等多方面有沒有達到作品鑑賞所需要的層次。

另外,我們還要尊重學生的閱讀趣味。

有人喜歡“大江東去”,有人偏愛“小橋流水”;有人鍾愛莫泊桑、契訶夫,有人專注於錢鍾書、餘秋雨。各人有各人的興趣,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我們不必強求一致。

此外,我們不應給學生設置太多的“禁區”,譬如學生喜歡讀金庸、瓊瑤,這應當很正常,學生不會因為讀了武俠小說就變成了“俠客”,讀了言情小說就變成了“情種”。

關鍵在於引導,引導他們如何吸納有用的養分,引導他們如何處理和日常學習的關係,引導他們如何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品位,而不是硬塞硬灌、硬堵硬卡。

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學生

特別要尊重的是學生的隱私權。

信件是隱私,日記是隱私,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名次同樣也是隱私。

總之,尊重學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