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互祝快樂又何妨?

端午節互祝快樂又何妨?

孟夏端午,祝朋友們節日快樂!在網絡上有人說端午節是屈原忌日,不能說節日快樂只能互祝安康。

為什麼要拘泥於“安康”呢?糾結於“快樂” 呢?這難道不是吹毛求疵嗎?如果屈原知道一定會出來反對的。屈原希望民眾天天快樂,當然也包括端午節。

無韻之離騷——屈原的離騷不拘韻律形式,盡情發揮!我們為什要糾結於祝語的文字?“安康”不就是最快樂的事嗎?端午節就為何不能祝快樂?為什麼低級意識、爛文化容易被接受?容易傳播?端午節一定得說安康而不能說快樂——這不是“浪仔”文化嗎?,還來什麼忌日?

難道鄧麗君記念日我們不能唱鄧麗君的歌?用快樂的心情來記念?悲催啊!說這話的人是否懂得文化是什麼?其實是對節日文化內涵的剝離或曲解,也有些吹毛求疵。喜歡較勁無話找話。

為何懷古就不可快樂?文化是一條流動的河,在漫長歲月的盪滌下,端午節的內涵必然會越來越豐富。如果一味較真,不能說“快樂”只能祝“安康”,也必然會過濾不少文化的味道,也防礙節日的輕鬆氣氛。其實安康就是非常快樂, 你能說安康就不快樂嗎?

所以,該有的儀式感可以有,大凡祝語都是好話,難道不是為了讓人快樂麼?無需拘於“繁文縟節”。千萬別被假文化所忽悠。端午“互祝快樂”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