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有約,“甜蜜”奔現:這種騙術,居然“套路”老年人了

早幾年,很多人都遇到類似這樣的疑問——

“兒子啊,為什麼我語音發送老是不成功啊?”

“閨女,我想把這個電視劇下載到手機上,怎麼弄?”

“孩子,趕緊教我發個微信紅包!”

可如今,這樣的疑問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智能手機已經難不倒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不過,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之前一種專門“套路”年輕人的網絡騙局,也盯上了老年人——

網友見面,花了上千元,吃了飯,買了水果,最後對方卻以種種理由消失了。這樣的“劇情”是不是聽著有點像“酒託女”陷阱呢?不過,這次要說的“酒託女”卻是“大媽級”的。

“娜娜”有約,“甜蜜”奔現:這種騙術,居然“套路”老年人了

前不久,江蘇鎮江警方接到市民張先生的報警,他說在微信上與一名單身離異的網友“娜娜”結識。兩人相聊甚歡,很快,娜娜就約他去一家餐館見面。

“娜娜”有約,“甜蜜”奔現:這種騙術,居然“套路”老年人了

一頓飯吃了四百多塊。隨後,娜娜又邀請張先生去她家裡坐坐。當兩人路過一家水果店時,娜娜又說買點水果帶回去。僅僅兩三種水果,又花了張先生七百多塊錢。

在娜娜家,張先生見到了她的小姨媽,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拉了幾句家常後,娜娜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就匆匆出門了。然而,當張先生回到家後卻發現,自己的微信已經被娜娜拉黑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上當受騙了。

“娜娜”有約,“甜蜜”奔現:這種騙術,居然“套路”老年人了

經過深入調查,警方鎖定兩名嫌疑人黃某、朱某娣,在大量事實面前,她們交代了在網絡上尋找離異中年單身男性,以見面為由,通過吃飯、買水果等組合的方式詐騙他人的事實。

“娜娜”有約,“甜蜜”奔現:這種騙術,居然“套路”老年人了

團伙構成

在這個團伙裡,朱某娣的身份是“鍵盤手”,專門與陌生單身男性聊天,相對年輕一點的黃某是“接客手”,負責與男網友見面。此外,該團伙中還有專門的“套現手”,負責與飯店、水果店對接,分成結賬。目前,警方共抓獲該團伙1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12人為中老年婦女,最大的72歲,最小的也有46歲,相關餐館、水果店負責人也均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過去,網絡交友是年輕人的專利,所以,不法分子才會“量體裁衣”,設計以“酒託女”、“支教女”、“賣茶女”為代表的網絡騙局。如今,當中老年人也加入“手機網民大軍”,不法分子也勢必會調整“用戶思維”。這時候,老人們不僅要提高警惕,做子女的也要多多提醒。這樣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電腦裡安裝殺毒軟件不能一勞永逸,還需要經常升級,更新病毒庫。防範網絡詐騙也是同樣的道理。中老年人“觸網”,是慢了一點,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常回家看看”,幫爸爸媽媽刷刷盤子洗洗碗,順便升級一下“防詐騙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