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晚清時期的宮內女主的生活是個什麼樣子呢?晚清太監劉興橋、趙榮陞曾這樣描述敬懿皇太妃每天的生活。

敬懿皇太妃是同治皇帝的妃子,封號是宣統皇帝(溥儀)給加的,因為溥儀是“繼承同治,兼挑光緒”繼位,按照輩分,敬懿皇太妃是溥儀的母妃。

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敬懿皇太妃長期住在長春宮,她處處講派頭,根本不把端康皇太妃(光緒的妃子瑾妃)放在眼中,做派效法慈禧老佛爺,單她一個人的使喚太監就多達二百六十人多人,還有幾十個宮女供她使喚。

慈禧老佛爺有什麼,她也要什麼。老佛爺活著那會子她不敢造次,老佛爺殯天了,她卻威風了。她的宮裡有茶房、膳房、司房、藥房等七處,每一處都有兩個首領太監、三個回事太監、十三個小太監掌管。如洗臉、漱口、沐浴、大小便等等,每回就要有兩個媽媽、四個宮女,大大小小二十來個太監伺候她一人,以往老佛爺都沒這麼多人伺候,而這個寡婦卻偏偏喜歡講排場,連喝茶都要太監跪在一邊喂才肯喝。

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每天早晨起床後,由媽媽、宮女伺候她穿衣穿襪,走出寢宮,有專門三個小太監給她梳頭,整裝。八點鐘用早膳,她的早膳規制是四十品,也就是四十種不同的花樣,單單是粥就要三樣。

吃過早膳後到寢宮閉目唸佛。隨後伺候她吃茶、吸水煙、旱菸。而後她就躺著不動,有太監給她捶腿,歇到中午起來。午後一點要進小餐,儘管是小餐,也要擺上滿滿三大桌子,多數時候連都不看一眼。偶爾吃,也就吃貓食那麼一小口,剩下的全撤下去。

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小餐過後,要歇午覺。約摸三點鐘起來,四點鐘又要進正餐,又是滿滿三大桌子,可照樣吃那麼一小口。餐後又回寢宮唸佛,唸完佛後,由媽媽和宮女、太監們陪著她遛彎兒散心。有時候不去遛彎兒,就摸骨牌,或者讓太監們講故事、說笑話,經常讓小太監裝成貓狗的樣子,趴在地上學貓叫、學狗叫,打滾、亂扯、翻跟頭、追逐什麼的都可以,裝得越像她則越開心。心情好了,會有賞。心情不好,會讓太監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子,往往不打出血不算完。有時候讓人找來一些雞骨頭或者別的亂七八糟的什麼,丟在地上讓小太監們學著貓狗的樣子去搶,實在是太損了。

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無聊的時光常常這樣折騰到半夜,她不愛早睡,經常到了快到子時的時候才肯睡,睡前還要吃粥。儘管只是吃一小碗粥,卻要端上幾十樣時令鮮果、乾果蜜餞、點心油酥什麼的小食,為的不是吃,而是顯擺她跟慈禧老佛爺一樣。

吃完了粥,便進寢宮入睡。她睡下後,必須要有兩個宮女、留個太監給她守夜,宮裡面管這個叫“坐更”。宮女在屋裡,跪在她身邊。太監在屋外和殿外,可以坐著,但不能睡,也不能動,為的是不發出任何聲響,就這麼一動不動坐在那裡,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太監多有風溼關節的毛病,都是這麼落下來的。

慈禧死後,她一心想當慈禧第二,卻被太監暗諷根本不夠資格


敬懿皇太妃一人每天的開銷規例是二百兩,就這她還總埋怨太少,普通人家一個月都賺不來一兩銀子,二百兩她還嫌少,真是太不知道節儉了。

大夥兒都看得出,她處處效法老佛爺,就連拿腔作勢的派頭也學老佛爺,可只是學到皮毛,學不到骨子,因而有人背地裡嘲諷她“裝相”,想學老佛爺,學的一點都不像,壓根就不夠格!

文章參考自晚清太監劉興橋、趙榮陞口述文集《宮內女主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